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学术广角: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年约定——“居丧不赋诗”习俗探析



摘要: | “居丧不赋诗”习俗主要指中国古代诗人为父母或为妻居丧期间放弃写作一切诗歌,并且终生不作哭亲诗。孔子所云“孝子之丧亲也……言不文”,《礼记·檀弓上》所云“大功废业”,是这一习俗的主要理论渊源。这一习俗始自六朝,严于北宋,延续至晚清,得到了大多数诗人的践行。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这一习俗的践行大大削减了诗歌创作的总量,并导致中国古代悼忆文学中“悼亲诗”这一品类的总体薄弱和“悼亡诗”的一枝独秀,但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其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而又极为纯粹的精神仪式。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数诗人以缩短自己创作生命的神圣方式,向人间最可贵的亲情作集体的心理朝拜,体现了儒家诗教的根本追求。 |
作者: | 黄强 |
作者单位: |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
期刊: | 世界民族 |
年.(期):页码 | 2015.(1):0-0 |
中图分类号: | |
文章编号: | |
关键词: | 居丧不赋诗 渊源 践行 影响 |
欢迎阅读《外国文学评论》!您是该文第2160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