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歌行体之“歌体”与“行体”根源论

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摘要:

通过对音乐与歌辞的综合考量,可以全面考证乐府诗“行”的来源及内涵。“行”主要存在于朝廷礼仪套曲及相和三调行诗中,其中三调行诗是主体。“行”及三调行诗的内涵主要有五点:“曲引”性,“散歌”式,“雅乐”性,“解”式扩张性,音乐追源性。它们对歌行体的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带有“通奏歌曲”特点的乐府歌及套曲、大曲等,是歌行体“歌体”的主要影响源,促成了歌体诗的以“歌”而行;带有“分节而歌”特点的、由“解”构成的三调行诗,是“行体”的主要影响源,促成了行体诗的以“解”而行。由此,形成了唐人行体与歌体注重平起与高起、写实与写虚、意义单行与内涵多面、整饬与纵恣、气韵与气势等不同的特征。

作者: 刘廷乾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期刊: 世界民族
年.(期):页码 2022.(6):39-52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关键词: 乐府行诗 “行” “解” “歌体” “行体”

欢迎阅读《外国文学评论》!您是该文第960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