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清初岭南诗派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摘要: | 明清鼎革之际,岭南文人深遭战乱,与外界相对隔绝。粤人谈诗,不趋时俗,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认同与独立品格。程可则较早赴京,夺会试第一,且与王士禛等人往来唱和,并称“海内八家”。随着粤人北上、京师等地文人南下渐多,诗坛对岭南的认知逐渐丰富并趋于变化。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三家有意标榜流派,经诗坛认同与复沓,成就代表岭南气象的经典地位。朱彝尊、王士禛作为康熙诗坛南北两大诗宗,对“岭南三大家”的形象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用。岭南内部的诗风分化与审美异趣,为其诗学形象的多维度解构预设了主题;他域文人的选择性认知,使岭南诗派的接受过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学批评活动。经两者交互作用,在当时和后世持续引发反响。 |
作者: | 吴留营 |
作者单位: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期刊: | 世界民族 |
年.(期):页码 | 2023.(4):133-146 |
中图分类号: | |
文章编号: | |
关键词: | 岭南诗派 形象建构 岭南三大家 身份认同 |
欢迎阅读《外国文学评论》!您是该文第986位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