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黎国韬:明“教坊编演”杂剧中的院本插演 &nbsp......黎国韬(2018·8·5)
  • 内容提要:明人赵琦美编订的《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现存作品二百四十一种,其中十八种标注为“本朝教坊编演”,这批作品实乃研究明教坊司及教坊戏剧的珍贵材料;特别是十八种剧本中存在多处院本插演现象,如《众群仙庆赏蟠桃会
  • 关键词:教坊编演 杂剧 院本 插演 新材料
  • 李小龙:《聊斋志异》异名、异称的嬗递及其意义 &nbsp......李小龙(2018·8·5)
  • 内容提要:《聊斋志异》有“异史”的异名,高珩序首句原文为“史而曰异”,可为此名的佐证,这一异名在作品中亦可找到依据,即《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甚至在作者诗及赵起杲序中,也有《鬼狐传》或《鬼狐史》的异名,这
  • 关键词:《聊斋志异》 异名 异称 异史
  • 英文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18·8·5)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从《邺中集》到《拟魏太子邺中集》——曹丕书写建安文学史的历史意义许云和(2018·8·2)
  • 内容提要: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是模拟曹丕原作《邺中集》而创作的诗。《邺中集》已不传,但通过对谢拟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可以明确其形制和内容皆一如谢诗。《邺中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歌形式写成的专门的文
  • 关键词:《邺中集》 《拟魏太子邺中集》 以诗论文 建安文学 文学批评
  • 许云和:从《邺中集》到《拟魏太子邺中集》许云和(2018·8·6)
  • 内容提要: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是模拟曹丕原作《邺中集》而创作的诗。《邺中集》已不传,但通过对谢拟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可以明确其形制和内容皆一如谢诗。《邺中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歌形式写成的专门的文
  • 关键词:《邺中集》 《拟魏太子邺中集》 以诗论文 建安文学 文学批评
  • 吴建国:歌终而语吴建国(2018·8·6)
  • 内容提要:语是春秋时期礼乐文化的产物,与礼乐仪式密切相关。语与《诗》同为瞽传诵,反映时代也大体相同,创作和应用都是礼乐文化发展的结果。语是礼乐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语的教育既是出于“明德”教化宗旨,也是基于当时礼
  • 关键词:语 礼乐仪式 歌终而语
  • 徐 樑:西晋时期玄学与文学不兼容现象之构成玄学 文学 不兼容(2018·8·6)
  • 内容提要:西晋时期的玄学家很少兼善文学,同时文学家也很少兼长玄学,两者之间的不兼容现象相当明显。可以从语言本身、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态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这种分峙现象的复杂构成:首先,玄学与文学的语言在内部构造和使用场
  • 关键词:
  • 张庆民:南朝宣佛志怪小说与思想界论争探析玄学 文学 不兼容(2018·8·6)
  • 内容提要:南朝思想界论争,直接引发、催生宣佛志怪小说撰述。就现存南朝宣佛志怪小说而言,其中代表作如刘义庆《幽明录》《宣验记》,与元嘉时期“白黑论之争”有关;王琰《冥祥记》与“夷夏之辨”、范缜“神灭论”有关。南朝
  • 关键词:南朝 宣佛志怪小说 思想界论争 考证
  • 崔 媞:自注“来诗”与诗歌空间的扩容崔媞(2018·8·6)
  • 内容提要:诗人在自注中称引“来诗”,是唐宋转型时期产生的新现象,它出现在酬唱诗中,是和诗作者以引述或转述的方式对原唱的截取、撮略与再植。自注的嵌入将“来诗”的珍稀切片储存在和诗里,言简意赅地再现了两诗之间的响应
  • 关键词:自注 来诗 酬唱 对话
  • 胡可先:新出土“大历十才子”耿墓志及其学术价值胡可先(2018·8·6)
  • 内容提要:新近发现的《耿墓志》透露出来的文学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补充和订正耿的名字和生卒年、家世和历官;所记载耿的升迁和贬谪,对于理解其仕途沉沦、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墓志叙及耿的文学交游,也昭示出中唐由代宗大历
  • 关键词:《耿墓志》 生平事迹 文学交游 文学定位 墓志撰者
  • 罗时进:宋代图像传播对唐代诗人与作品的经典化形塑罗时进(2018·8·6)
  • 内容提要:从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双重视角来看,唐人与唐诗成为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经典之可能,本质上是其客观、潜在的经典特质所决定的,但某种精神潜能、美学特质被激活,最终形塑为经典,则有待许多传
  • 关键词:唐人唐诗绘画 图像传播 经典形塑
  • 李 贵:灵壁兴替:宋代文学中的小县镇与大时代李贵(2018·8·6)
  • 内容提要:零壁从镇到县,从宋朝灵壁县到金国灵璧县,见证王朝兴衰和国族更替,是典型的基层区域。北宋的张园(兰皋亭)书写最早赋予灵壁以地方性,苏轼的作用尤为显著。纵贯两宋的灵壁石书写呈现个体玩好与家国天下交织的状况
  • 关键词:宋代文学 灵壁书写 基层地方 文化地理学
  • 张 毅:朱子的“格物游艺”之学与“中和”之美张毅(2018·8·6)
  • 内容提要: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文艺创作和评论中亦成就斐然,他将即物穷理的格物精神贯彻于“游艺”活动中,诗文创作之外,于琴乐和书画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致事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其寓格物
  • 关键词:格物 游艺 致知 中和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