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2019年11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和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9《文学遗产》古代戏曲研究论坛”在山西临汾召开。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由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延保全教授主持,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车文明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副主编竺青编审先后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参加了这次论坛,会议共收到41篇论文。本次论坛,与会专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讨论。
一、古代戏曲文学、文献与版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材料,从新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和挖掘是古代戏曲文学和文本研究的重要途径。在本次论坛中,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结合明宣宗所编《五伦记》,对明代理学家邱濬所创作的《五伦全备记》的文本生成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认为《五伦全备记》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情节设计皆受到《五伦记》的深刻影响。这对于重新审视《五伦全备记》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康保成从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反复强调《西厢记》是一“无”字这一学界公认的难题出发,从《西厢记》本身的禅意、金圣叹对《西厢记》禅意的挖掘及其对该剧表现手法和艺术境界的高度概括三方面解答了这一难题。这对于深入理解《西厢记》和《金批西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等对同为浙籍的两位诗文大家袁枚、俞樾不同的性情风貌、戏曲认知、戏曲观念及其生成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揭示清代中后期传统诗学对戏曲的挤压和牵制。中国人民大学郑志良考证出清代传奇《龙江守岁》的作者存华和《遇合奇缘记》的作者钮祜禄氏是侄儿与叔母的关系,《遇合奇缘记》所写是二者之间一段有违伦常的私情。该剧所表现的内容及其生成方式在戏曲史上都具有独特性。天津师范大学张正学通过对五种正文同版“徐批”《西厢记》的比对,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对于纠正学界关于田水月本早于画意本并且不加分别地将此五种《西厢记》一概看成“徐批”的不当做法有启示意义。中山大学黎国韬在对隋唐至两宋类书中所存戏剧史料进行勾稽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史料对唐宋之际的参军戏、鱼龙之戏、啁戏等戏剧形态进行研究,弥补了早期戏剧史料不足的缺憾,推动了早期戏剧的研究进程。扬州大学许建中从结构类型、结构手法等方面探析了关汉卿杂剧的结构艺术,对推进元杂剧叙事研究有所补益。河南大学张大新认为元代末年理学复兴,“乐音与政通”的戏剧观念走向自觉,以劝善说教为旨归的家庭道德剧和以维护政治秩序为动机的历史剧大量出现,这对认识元代文人戏剧观念变迁有参考意义。山西师范大学张勇风通过对唐传奇《定婚店》《灌园婴女》和南戏《张协状元》情节架构、思想意蕴的比较分析,认为《张协状元》贫女复嫁张协的“团圆”结尾源自唐传奇,这有利于提升《张协状元》的整体价值和促进南戏体制渊源研究。
二、戏曲文物、戏曲理论与戏曲域外传播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戏曲文物的大量发现,戏曲文物学成为中国戏曲研究的重要分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戏曲史的研究进程。在本次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选取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代表性傩面具,对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读释,这对推进傩戏研究有重要价值。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选取杨潮观《诸葛亮夜祭沪江》等剧中所包含的安魂镇魂思想和云南保山香童戏所蕴含的镇魂主旨,开启中国古典戏剧镇魂母题研究,对深入理解祭祀戏剧和成熟戏剧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山西师范大学车文明对2017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成果《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汇编》的整体编纂理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的前沿动态。山西师范大学延保全等结合文献史料中关于“川杂剧”的记载和四川地区所发现的戏剧文物,对宋代“川杂剧”艺术形态进行了考述,这对于探究宋代戏剧形态以及早期戏剧发生演变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师范大学王潞伟结合山西省阳城县新发现的北宋“龟头舞亭”碑刻,对宋金元“舞亭”类建筑演进形态及功能进行重新厘定,并对“舞亭”形制演进模式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每种模式与不同的祭祀演艺功能密切相关,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宋代戏剧文物与演艺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李简选择吴梅《曲学通论》中的重要曲学范畴“家数”进行研究,考述了吴梅“家数”概念的内涵,并将其与曲体发展的历史性考察相结合,指出吴梅从曲体家数的角度概括了关汉卿的曲体特点,为关汉卿研究做出重要贡献。黑龙江大学李亦辉以明代重要曲家李开先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李开先关于元明曲史和曲词发展演变的历程,指出李开先“语俊意长,俗雅俱备”的曲词审美理想,开晚明雅俗融会曲词观之先河。湖北大学卢晶晶通过分析家世家风和仕途遭际对沈璟思想的影响,认为沈璟辞官归里后“寄情于声韵”的词隐选择,体现了沈氏通过正乐行救世的曲学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张诗洋从现存祁彪佳论曲尺牍中挖掘出未见于《远山堂曲品剧品》的诸多观点,丰富了学界对祁彪佳关于剧学思想的认识。扬州大学马佳雯对李渔“剧本位”之后“曲本位”回归的探讨,可促使我们思考清代戏曲理论中“剧”“曲”之关系。戏曲域外传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引起学界高度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在本次论坛中也没有缺席。中国人民大学王燕选择京剧《黄鹤楼》的英译本作为考察对象,对译作翻译底本、译文特色、选译缘由和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这对研究京剧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中国古代戏曲发生、形态演变与演剧研究。由于宋金元时期戏曲文献史料,尤其是演剧史料严重缺乏,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态演变和演剧方面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本次论坛中,中国作家协会廖奔结合磁州窑金代瓷枕上所录诸多词曲转化过程中的宫调、曲牌和曲辞,试图拨开戏曲发生学意义上的由词到曲的迷雾。同时,他指出磁州窑元代瓷枕上所绘众多元杂剧故事图,为中国戏曲史和戏曲文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标本。河北师范大学杨栋通过对缠令一源三派的考述,认为南北套、北诸宫调和南宋唱赚三流并行,而同源于二缠。同时他认为南曲本无套,南套源自北套。这对认识宋元时期戏曲音乐体式之流变具有重要价值。山西师范大学吕文丽在对宋杂剧和金院本演出形态考述的基础上,探讨宋金杂剧、院本通过与说唱艺术诸宫调相结合,质变为元杂剧的戏剧形态演变之途。华东师范大学李舜华从古本《南词引正》中所云“惟昆山为正声”出发,探讨了曲统观念对宋元以来南戏声腔变迁的影响。中山大学戚世隽以古典戏曲文学中以“你”为“他”的语言表述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戏曲中打背躬的表演艺术特色,对理解戏曲文本和舞台表演之间的关联有重要价值。山西师范大学孔美艳在对中国民间传统葬礼所演剧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各类作品所蕴含的民众传统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上海戏剧学院蔡敏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民众信仰对象变迁的爬梳,揭示了成汤信仰乐舞文化内涵不断发展演变的痕迹,对我们深入了解太行地区成汤信仰及演剧习俗有很大帮助。
四、学术史与地方戏曲等方面的研究。自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现伊始,中国戏曲史书写和戏曲研究进入科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百年来,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因此,戏曲领域学术史的梳理和总结,成为中国戏曲研究的重要内容。湖北大学朱伟明等通过对近四十年来已出版的戏曲通史、戏曲断代史、戏曲专门史的整理和研究,总结已往戏曲史书写的得失,这对开启未来戏曲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彭利芝选择北平辅仁大学毕业论文《西游记杂剧本事演变考》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考述了这篇论文所写内容和写作风格,增强了我们对民国时期戏曲故事源流考证研究的认识。北京大学陈均详细梳理了北京大学早期昆曲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了解吴梅在北京大学昆曲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深入理解大学教育体制中的中西方音乐关系有重要意义。中国戏曲学院吴新苗通过对道光朝顾际盛所作皮黄剧本《鸳鸯镜传奇》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文本形态的考述,揭示出京剧新兴时的剧本特色,对认识清代文人所创京剧作品的文体特征以及文人与京剧发展的关系有启发意义。中国戏曲学院裴喆在纵览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稽录出清代剧目二十余种,推进了清代剧目的搜集、整理工作。中国传媒大学刘汭屿通过对欧阳予倩和梅兰芳新编红楼戏题材内容和表演风格的比较,指出欧阳予倩重在“西体中用”,梅兰芳则倾向于探寻民族艺术之“内在理路”,这对中国戏曲民族化和现代化建设有参考意义。山西师范大学郝成文等对嘉庆朝南府、景山机构沿革和演剧人员构成进行了系统的考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清代宫廷演剧情况。浙江传媒学院裴雪莱以《扬州画舫录》和《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汇编》为参照,在对清代中后期进京戏曲演员籍贯分布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辨析演员籍贯与剧种声腔之关系。这对剧种声腔史和戏曲传播史都具有参考价值。山西师范大学陈美青对山西民间小戏“文无定本”的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探究。上海戏剧学院王璐瑶通过对四种不同版本豫剧“西厢”题材曲白的比较分析,指出剧作曲白比例与不同剧作家创作风格有关,对了解地方戏改编有启示意义。
本次论坛议题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各个方面。既有扎实的文献考证,又有深入的理论探讨。既有立足文学本位的思考,又有依托出土文物的佐证。既有对过往研究的总结,又不乏对新领域的开拓。这是《文学遗产》古代戏曲研究论坛的首次成功举办,以后拟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推动中国古代戏曲尤其是戏曲文学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张勇风)
您是第 12048814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