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明清诗文研究的学术新境————“《文学遗产》明清诗文研究论坛(2022)”综述

 

202210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的“《文学遗产》明清诗文研究论坛(2022)”在广州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二十五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四十六位学者参加会议,共提交论文四十五篇。

 

线下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何诗海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彭玉平教授、《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孙少华编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左东岭教授先后致辞。

 

 

中山大学何诗海教授主持开幕式

 

彭玉平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和欢迎,指出明清文学研究突破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在小说戏曲研究之外,越来越关注诗文研究,这代表了学术研究的理性回归。

 

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致辞

 

孙少华指出,经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建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到了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重新走向世界的时刻。明清诗文由于离现代更近,其研究具有更丰富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孙少华编审致辞

 

左东岭认为,明清诗文研究要做到“四有”,即有情怀、有思想、有创新、有高度。

 

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致辞

 

河北大学郭英德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南京大学曹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中山大学何诗海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吕双伟教授先后进行大会主题发言。

 

 

 

 

 

 

大会主题发言

 

会议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清诗文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建构。(一)文学史书写的方法论探讨。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指出,“文学三变论”以形似、情理、气质三要素为基本理论内涵,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建构的主要模式,具有宏观与微观并存、时间与空间共在、客观性强于主观性的特点。余来明(武汉大学)通过检视百年来中国诗史书写实践,提出重写明代诗史的两条路径,主张在大历史格局中呈现诗歌创作图景。杜桂萍(北京师范大学)指出清代诗文研究已然成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术生长点,正视现状、优化学术方法、关注理论建构,方能带来更大的学术进境。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基于当代文学史叙事模式中八股文的边缘文体处境,反思如何给予其合理定位,如何将其融入现行文学史体系。(二)传统文学理论路径的深化与拓展。隆庆、万历文家所见长的“机法”,不仅具备概念上以虚运实的融合性,而且成为明清跨文类的批评术语,龚宗杰(复旦大学)从古代杂艺与文学关系着眼,剖析“机法”说的具体内涵,为文学与艺术的交叉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声论诗”是明清诗学的重要现象之一,魏宏远(兰州大学)从格调说的“声义”切入,探讨赵宧光、沈德潜等人的“声教”思想,展示格调说“声义”与“辞义”在明清两代的离合与博弈。汪群红(江西师范大学)以王世贞、胡应麟、李贽、袁宏道为中心,考察晚明诗学工夫论。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探讨彊村词对杜甫、苏轼、吴文英的调和与继承,分析彊村词音律、字面、立意的“坚炼”之风。(三)明清诗文的现代性发现与价值重估。李光摩(华南师范大学)认为,“五四”以来的学术史通过反向格义,建构起涵盖人文主义、启蒙主义等的晚明文学现代性,而这并非其固有属性;晚明新思潮是中国传统内部的自我调整,其研究路径反映出近百年思想史的激荡与变迁。道光年间魏源作澳、港之行,存诗二首,吴怀东(安徽大学)指出,这两首诗歌一改华夷之辨的文化立场,反映出晚近时期传统观念的艰难蜕变,是“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诗界革命”之先声。

 

 

以上学者发言照片

 

二、文体形态、文体观念与文体学理论研究。(一)辨体、破体与文体创变。辨体思潮于有明一代得到长足发展,文体壁垒与文体互动作为两条对立线索贯穿其中,陈文新(武汉大学)指出前者多刻意为之,后者则自然生成,而明代诗文体性之辨等重要论题即以此为基础产生。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从体裁与修辞的双重指向、民族语言和文化特性、应用性与审美性、社会政治需要与文化审美传承四个方面,综论骈文的内涵、成因、特征及价值,指出骈文是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独特文体和表达方式。饶龙隼(上海大学)关注古代小说的诗歌羼入现象及其体制因变,在小说—诗歌与小说—散文的互文关系中,探讨诗歌叙事的功能拓展。杨旭辉(苏州大学)认为“虞初体”作为明末清初文章新变的标本,消弭、会通古文与传奇小说的界限,与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传统文章观念存在博弈和冲突,是散文史的另一条重要脉络。王卫星(中山大学)通过论析《蕃锦集》用调特色与技法,探索集句词的创作与研究方式。曹虹(南京大学)聚焦章学诚思想家、史学家、文体学家的复杂身份,在章氏学术体系中探讨其文体思想与辞章趣味,剖析其与姚鼐不同的理论价值及取向。胡琦(北京大学)以阮元书院小课为切入点,探讨读书题跋作为一种新兴课试文体的出现,及其与晚清学术发展的关系。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借助文学空间理论,研究赵亨钤日记文体的多重文学世界及文学批评。辛明应(扬州大学)将《阿Q正传》置于“五四”时期对桐城派的批判思潮中加以考察,指出鲁迅以“正传”标目,消解“古文辞禁”的正统性,解构权力话语,实现“传”的解放,树立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史笔叙事与文体革新的典范。(二)明清别集编纂与文体学研究。何诗海(中山大学)以别集冠首文体为研究对象,指出明清两代诗赋逐渐丧失在文体谱系中的绝对优势,官僚之文、科举之文、学者之文等强势崛起,文集功能、文体地位、审美旨趣发生微妙变化。叶晔(北京大学)以《盛明百家诗》各集小序的书籍史意义为考察起点,通过与作家别集各版本的编次、文本双重校勘,还原明人别集早期佚本的局部样貌,呈现嘉靖时期的文学活动现场。张仲谋(江苏师范大学)梳理清词别集的著录情况、文本形态,以《明清别集知见目录》为基础订补、整合清词别集总目。谢海林(福建师范大学)指出,孙星衍与袁枚的考据辞章之争,折射出乾嘉学者文人对传统与创新、知识与抒情的深入思考。赵宏祥(中山大学)从别集序的传体写作传统出发,阐释清初遗民诗集序“真实”与“想象”的特殊张力及其影响。

 

 

以上学者发言照片

 

三、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明清诗文研究。(一)易代之际的文学世界及思想变迁。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指出,诗画结合的同题题咏方式,呈现出“话题”的文本属性,构成元明易代之际吴中文坛多声部的文学生态。张兵(西北师范大学)以明清易代背景下朱彝尊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其诗歌创作的多元表达和心态变迁。左鹏军(华南师范大学)认为,屈大均浓重的广东情结,以对汉文化正统的深度认同为前提,集中体现明清易代之际岭南遗民精神的内涵。邓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提出,《鼓吹新编》是较卓尔堪《遗民诗》更具时代特色的遗民文学选本,作为清初避明讳的样本,丰富了遗民文化的表现形式。彭建楠(中山大学)认为朱祖谋《沧海遗音集》是清季民初词学范式凝定的表征,“末世之悲”创作母题经历被迫消解与范式僵化的危机,透露出集体认同与个性化创作的消长。彭玉平(中山大学)通过对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壬子三诗》稿本的考察,指出集中所录十一首诗皆含哀清主题,盖以王国维一人之思绾合柯劭忞等人一时之思,承载了清亡后特殊的个人与群体情感。(二)身份认同与文学表达。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袁宏道诗文创作风格的变化与性灵文学思想的确立,皆根柢于其“边缘人心态”,由此暴露出的理论弊端,导致袁宏道及公安派无法成为引领晚明文学潮流的核心力量。罗时进(苏州大学)透过清代江南村夫子群体,探讨其特殊社会身份对底层文化运行的影响,展示他们以知识蒙师、清傲君子、底层贫者多重形象出现于诗歌中的艺术价值,并追究社会日常之于文学发展的意义。林锋(中山大学)在清中期实证史学的发展背景中,探讨章学诚等人严别文史、区分“史家之文”与“文士之文”的历史意义,指出史学家对传统文论的贡献。郭英德(河北大学)认为,汪琬墓志铭继承唐宋以降的书写传统,强调撰者的文化身份,彰显特定阶层的观念、情感、理想与趣味,着力塑造“在野”士大夫形象。蒋寅(华南师范大学)立足于诗歌批评家和活动家的身份,重新审视近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黄爵滋,指出他对嘉道诗学的特殊意义,及其黄庭坚诗歌批评的理论贡献。

 

 

以上学者发言照片

 

四、影响的焦虑与文学遗产的典范性重构。(一)经典诠释立场与接受语境。郑利华(复旦大学)认为,许学夷《诗源辩体》对宋前诗歌价值序列的系统展示,对宋、元、明诗歌的全面检视,重新整合明代复古诗学,具有变革其时“背古师心”取向的自觉意识。孙学堂(山东大学)以《口占五绝句》为核心,考察正德后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否定朱应登创作“以北地为宗”,指出崇尚秦汉的文风于正德末年达到高潮,经、史地位亦在此时发生微妙变化。陈广宏(复旦大学)通过对《王阳明文粹》的考察,揭示近世日本阳明古文接受的整体风貌,及其对明清两代明文谱系建构的吸纳,同时指出江户文坛对阳明古文的认识与当时汉学诸学派自身纷争嬗变构成更为复杂的关系。雷磊(湘潭大学)等以杨慎的张含诗歌批评为中心,探讨明代六朝诗学的表现与特征。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从学诗方法的“模拟与脱化”、表现内容的“性情与学问”、美学趣味的“高奇与蕴藉”、风格取向的“宏阔与幽深”四个方面,探讨姚鼐“镕铸唐宋”的诗学主张,揭示清人建构本朝诗风的宏愿。(二)区域互动与明清诗文的经典化进程。廖可斌(北京大学)指出,陆深作为明中叶吴中文人群体的代表性人物,其政治态度、人生观念、伦理观念、学术趋向、文学观念所表现出的新变特质,是明代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变化的先导。莫崇毅(南京大学)从晚清剧烈的社会动荡与清代词学内在发展规律两个维度,探讨太平天国战争前后“词史”写作的发展方向,以及常州词学的文学史意义。陈书录(南京师范大学)考察明清闽粤商贾及海洋文化与文学的互动,揭示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审美特征。徐雁平(南京大学)以晚清萧穆的书籍编刊为中心,探讨桐城派的跨地域拓展,指出全国书籍流通网络中上海的中心地位推动了桐城派在光绪年间实现最后的辉煌。

 

 

以上学者发言照片

 

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教授主持。安徽大学吴怀东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沙先一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教授、北京大学叶晔教授、中山大学赵宏祥副教授发表参会感言。

 

 

闭幕式代表感言

 

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致闭幕辞,回顾了21世纪以来二十余年的明清诗文研究历程,指出明清诗文研究从相对边缘的地带,一跃成为全方位快速发展、最具活力的学术领域之一,表现出“后发优势”。在此过程中,《文学遗产》杂志对于明清诗文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致辞

 

本次论坛整体学术质量较高,对于明清诗文各方面研究均有突破,体现了明清诗文研究的学术高度和前沿水平。

 

 

 线下代表合影

 

 线上代表合影

 

文: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刘亚文

图: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赵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