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集,男,1949年生,江苏扬州人。1992年于扬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硕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代表论文有《北宋文人俗词论》,《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中国早期小说观念的历史衍变》,《 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任中敏先生和他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华乐、胡乐与“词”:词体发生再论》 ,《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泼寒胡戏之入华与流变》 ,《文学遗产》2004,4期;《“苏摩遮”的乐与辞――唐代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曲子辞声、词关系的探讨》,《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期,《新华文摘》2004,13期;《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中国韵文学刊》2005,3期;《“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燕乐”——答岳珍学友商榷文》,《徐州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词之起源:一个千年学案的当代反思》, 《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王国维对元杂剧三点批评的当代解读——一个世纪学案的重新讨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文学史的主流、非主流与“文学史”建构——兼论“事实文学史”与“书写文学史”的对应》,《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文学的社会身份与文化功能——文学史研究提出的追问》,《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缺失什么》,《文艺报》2005年6月30日第7版;《从“书画同源”到“书法艺术” ——兼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寻根》 ,《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书画同源”与“会意”思维方式》,《中国书法》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