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8日—11日在素有花果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尧都平阳(山西临汾)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承办。来自《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14所高校及科研研究单位的36位代表齐聚临汾,共襄盛会。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原战勇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共收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6篇。在紧张而又短暂的三天时间里,与会代表紧紧围绕“文学与文物”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活泼,高潮迭起,新见不断。此次会议就下面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
一是文献的整理与考订。文献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故历来颇受学人的关注,本次会议也不例外。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整理大型子书丛集的意义与<子海>的编纂》认为编纂大型子书丛集具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全貌,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西北师范大学韩高年教授《试论<禹贡>“九州”篇的颂诗性质与作时》对《尚书·禹贡篇》重新解读,驳斥了《禹贡篇》是地理学著作的陈说,指出该篇作品是颂扬大禹治水功绩的颂诗,编成于战国时代。山西大学田同旭教授《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与东太原郡之辩证》对罗贯中籍贯的诸种说法进行了辨析,力主山西太原说。西北师范大学李占鹏教授《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主体价值与核心意义》认为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具有数以千计的初写原刻、世所罕见的孤本秘籍、难得寓目的散编逸篇、绝无仅有的装扮排场、鲜为人知的藏迁轨迹五方面的价值,这些文献可以恢复戏曲历史风貌,揭示戏曲文献特征,提供戏曲交流资讯,审视戏曲生存环境,拓展戏曲研究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山西师范大学柏俊才教授《刘向生卒年考辨》对刘向生年元凤四年(前77年)、元凤二年(前79年)二说,卒年建平元年(前6年)、绥和二年(前7年)、绥和元年(前8年)、元延四年(前9年)四说进行了辨析。得出刘向生于元凤五年(前76年),卒于建平二年(前5年)的结论,使刘向生卒年问题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山西师范大学范春义副教授《风水文献的文体类型及其特征》将古代风水文献分为论断体、问对体、歌赋体、图文体四种类型,并研究了各此的文体特征。山西师范大学赵继红副教授《“镇”非柳宗元父亲名讳辨》从柳宗元诗文研究入手,考证出“镇”,即“缜”,是柳宗元殿中侍御史叔父的名讳,而非柳宗元父亲的名讳。
二是戏曲文物与戏剧文学的研究。戏曲文物研究是山西师范大学的亮点,成果丰硕,影响甚大。山西师范大学延保全教授《侯马二水金墓墨书诸宫调曲词的发现及其意义》对2005年发现于侯马的金代张氏墓葬进行了研究,从解读北壁〔南吕宫·瑶台月〕,南壁〔道宫·解红〕,东壁〔般涉调·沁园春〕,西壁〔仙吕调·乔和笙〕四支曲子出发,推论出诸宫调与丧葬演乐、全真教有某种关联,流行于金代的平阳地区。山西师范大学车文明教授《中日传统剧场转台研究》从中日剧场转台实物对比研究中,论述了戏曲作为一种媒介推动了中日文化交流。河北师范大学杨栋教授《<张协状元>编剧时代新证》利用近年出土磁州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调牌为证,得出《张协状元》元代初期作于杭州的结论,使中国戏剧的成熟是否应以元杂剧为标志与南北曲孰早孰晚、孰源孰流等古代戏曲史的疑案也随之大体澄清。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杨榕研究员《清雍正戏曲写本<临水>考述》指出,《临水》叙福建著名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夫人)斩蛇除妖、扶胎救产、保赤护童的故事,是福建现存最早的舞台演出本之一,“雍正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李玫研究员《从小说<紫荆树>到小戏<打灶王>一一从一个古老题材的演变看传统家庭观念及民间习俗的变化》论述了“紫荆树”故事从小说到戏剧的流变,认为从父母兄弟和睦共居到兄弟分立门户,折射出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改变。山西师范大学吕文丽副教授《明清时期昆曲在山西的传播》阐述了昆曲在明万历年间通过家班、职业戏班以及歌妓的侑觞在文人士大夫和达官贵人层面传播,节日社火和民间迎神赛社活动则促进了昆曲在山西广大农村的传播。随着昆曲在山西的传播,培养了山西自己的观众群,甚至出现了水平极高的票友和戏迷。山西师范大学高建旺博士的《论元代戏剧题材的寄生性》一文以平阳戏剧圈的《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诗酒曲江池》、《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三部戏剧作品为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元代戏剧题材的寄生性问题。张勇凤博士的《中国戏曲家族禁忌探略》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城禁演《铡美案》谈起,通过对这一个案出现的原因、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在对中国戏曲家族禁忌这一民俗现象所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所出现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民俗现象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国戏曲民间处境和禁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山西师范大学王苏生教授的《探索戏曲本体研究的新思路》从戏曲的存在方式说起,论述了戏曲的本质是融扮演、程式、绝活三位为一体。从这三方面入手,是新时期戏曲研究的新思路。山西师范大学孟湘教授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西传的敞开与遮蔽》从元杂剧《赵氏孤儿》西传的“事实”还原、西传之路上的种种变异等方面阐发敞开与遮蔽所蕴含的中西戏剧的品格及其深层的文化渊源,从而寻求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中国戏剧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意义。
三是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与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会议亦有多篇论文涉及此类话题。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士人谈鬼:于俗趣中求雅理——读南海霍氏藏本罗聘《鬼趣图》题咏诗文》对南海霍氏珍藏本“扬州八怪”之一——罗聘《鬼趣图卷》120段清人题跋进行了研究,认为正是文人题咏的推动,方使罗聘及其《鬼趣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山西师范大学曹飞副教授《从碑文似赋到以赋名碑——山西记事类赋碑偶拾》从山西现存记事类赋碑切入,论述了从碑文似赋到以赋名碑,其心理动因只有一个字:“谀”,从谀墓到谀神再发展为谀地、谀庙。不论是出于无奈还是因为真诚,谀的心态贯穿着碑文作者和民众的感情世界,昭示出碑文赋化现象的发展规律和趋向。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山西师范大学李新宇副教授《论<赋海补遗>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认为周履靖、刘凤、屠隆的《赋海补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反映了晚明赋史的发展与变化,折射出晚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向与潮流,对其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整个明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南阳师范大学韩国良教授《从儒道异同看陶渊明的思想属性》认为道家主张无为、自然,一切顺从直觉的安排;儒家主张修养、拂拭,认为只有长期陶炼,人们才能还复本真,陶渊明正是经过长期陶冶,形成以道家为主体,融合儒道的思想体系。山西师范大学李杰硕士、王安庭教授《裴迪山水诗初探》分析了裴迪山水诗寄情自然、一心向道、闲适归隐的内容,幽静寂明的诗歌风格和善用色彩词、对比词语、动词、连绵词、双声词、叠韵词和重叠词的语言特色。天津师范大学钱建华博士的《天津天后宫民俗文化掠影》从天后娘娘信仰、拴娃娃习俗等方面分析了妈祖信仰影响力的强大,在过去她发挥着厚德恩泽子民的功能,今天她以强大的民间信仰力,继续担负着传递友谊,祝福美好和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任务。山西师范大学的孙改霞讲师的《‹论语›中“植”、“杖”、“蓧”所反映的中国农业文化》一文分析了“植”、“杖”、“蓧”等字在《论语》中蕴含着深厚的古代文化意蕴。
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陶寺遗址、丁村遗址和尧庙,侵染了博大精深的尧文化。游览了壶口瀑布,领略了母亲河——黄河的雄伟壮阔。触摸到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三晋文化无穷的魅力。
总之,这是文学与文物学术研究的全国性盛会。这次会议议题广泛,讨论深入,充分展示了文学与文物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昌盛景象。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文学与文物研究更上新台阶,迎来新的学术繁荣。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柏俊才)
大会会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跃进
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车文明教授陪同代表参观该所戏曲博物馆
山西师大文学院教授延保全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榕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郑杰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李玫
河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田同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韩高年
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