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学者,就明清诗文的研究进行了8场讨论,所涉论题广泛,辩论热烈。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对明清诗文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心之一。浙江大学周明初对近十年来出版的明清诗文专著进行了统计,指出明清诗文研究在“文学流派研究”、“作家群体和士人心态研究”、“地域文学研究”、“世家与文学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学术思想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前代诗文在明清时期的接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同时,明清诗文研究的纵深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作家和作品的个案研究”、“研究时段”、“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研究”、“词学研究”等方面。最后,该文站在学术史的高度对明清诗文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文学遗产》编辑部石雷分析了明清诗文在古代文学领域及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的地位;向学者介绍了明清诗文研究的选题情况;指出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明清诗文文献考订的偏差;提议加强明清诗文与诗文理论互动的研究。从一个编辑者的角度,为明清诗文研究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认为研究明代诗歌,既要研究复古诗歌流派,更应加强对性灵诗歌流派的探讨,还应关注诗体的选择与审美风格的异同,以及地域的分布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北京大学廖可斌认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文学活动非常活跃,不论是代表性的作家、文学理论家、作品,还是在文体和文学理论创新方面都有重要发展。万历年间的文学成就之所以未被世人认同,主要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对明代政治与文学的贬斥。但是在万历年间,“文学总体形态的演进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因此万历年间不仅是明代文学的盛世,也堪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盛世之一。”
二、明清诗文的文体理论与文体批评
本次会议对明清诗文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入讨论。吴承学从类书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所体现出来的文学观念、文体史观念,认为它是一部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与文体史的史料集成。南京大学张宏生教授研究晚清词学的自我经典化现象,主要体现在词学、词话、词选、理论的宣扬与门径意识、师友间的相互揄扬与传承、词人的创作自信等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朱惠国考察了清代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的关系,认为除了受时代与词家的影响外,还受学术特点的影响;学者之词的大量出现,表明清代词学受到经学的干涉与影响。
复旦大学郑利华以李攀龙、王世贞的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心,认为后七子揭示文章“修辞”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强调“修辞”具有高度的艺术化和纯美化,体现他们对于文章本体艺术的重视态度;提倡“修辞”说还显示李、王等人在探索古文之道和确立发展目标时所坚持的价值取向。中山大学彭玉平探讨了“哀感顽艳”这一批评术语在音乐、诗学、词学中的艺术审美效果,指出“就艺术表现而言,无论是音乐上的悲音,还是词体上的悲情,都需要借助潜气内转的方法,以达成婉约、要眇的审美效果。作为音乐文学的词体,其情感内质与表现技艺都体现出与音乐内涵和艺术的彼此相通的特色。”
中山大学何诗海从清人好谈文章义例这一角度出发,以金石学中的碑志义例与古文理论中的以例论文风气为重点,提出义例之学的形成,既有匡救文弊的现实需要,也是文章写作不断追求规范化的结果。他认为清人论古文义例,在文体上偏重叙事文,体现了叙事文文体地位的提高。义例之学的盛行标志着传统文章学中形式规范理论的最后一次繁荣。武汉大学余来明考察了明代中期吴中复古诗人袁袠、黄省曾、王宠三人的理论主张与创作风格,认为他们在对待李梦阳的复古主张方面体现出兼具复古论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双重格调。
三、明清诗文的文体与文化研究
结合明清时期的文化现象,如文字狱、科举制度、家族文学、江南园林等探讨了明清诗文的创作、文体发展及文学现象。复旦大学陈广宏通过分析“唐宋古文运动”、“元明馆阁唐宋文传统的构建及其体制化”、“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文人对唐宋文传统的离反”等文学文化现象,对“古文辞”这一学术术语作了追源溯流的考察,认为“古文辞代表复古文学传统,构成文学史上涵摄广泛且具有自我衍生能力的符号体系”。
武汉大学陈文新和华南师范大学李光摩探讨了明清诗文与科举考试的关系,陈文分析嘉靖七子与唐宋派的科举背景,认为科举背景的异同,对他们的流派意识产生重要影响。李文考察了明代科举考试中的四书文如何演变为八股文,认为八股文的定型,既有借鉴,亦有创新,同时也是科举制度下考官与考生互动的结果。
涉及明清诗文与政治事件的论文有:西北师范大学张兵以庄廷鑨《明史》案为切入点,研究这起文字狱对江浙一地的文学生态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震慑和戕害江南地区文士们的心灵,压制了明中叶以至清初蓬勃发展的江浙地区文人的社集活动,加速文学社团的解体,并导致文学创作生态的变异。安徽师范大学潘务正研究康熙对翰林院采取的改革措施,使得清初文风大盛,促成了诗坛宗唐诗风的主导地位,强化了古文尚简的观念,并激发了辞赋理论和创作的兴盛,又使文学服从政权的需要,限制了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文学遗产》编辑部张晖以钱澄之晚年著述为例,分析了钱澄之晚年如何利用不同的文体表现自己的遗民心境,由此揭示明遗民在著述文体与心境展现之间的微妙联系。
苏州大学罗时进与南京大学徐雁平对明清诗文与家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作了研究。罗文以江南特有的文化地理景观——江南园林的兴起为切入点,分析了以家族园林为主题的诗文书写形式:园记、游记和题咏,认为明清时期的江南家族园林具有文人化特征,是家族文人进行文化交游的场所,具有文学创作现场的意义。徐文对清代汇合刊印的家族性作品即家集进行了研究,其侧重点在于分析家集总序的构造,并揭示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
四、明清诗文的文献考证及方法
福建师范大学陈庆元对明代文学家徐火勃生卒年作了详细考证,认为徐火勃生于1570年,卒于1642年的说法是正确的,并以此为例,介绍了对作家生卒年进行考证的方法。复旦大学陈正宏介绍了源自越南汉文燕行文献的三则明清诗歌的稀见史料,分别是明代广东诗人李孔修《贫居自述》组诗的早期版本;吴敬梓挚友李本宣、长子吴烺与越南使臣的唱和诗;以及晚清大诗人陈三立最早期的两首佚作。淮阴师范学院朱德慈对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鲁一同的生平事迹及创作属性作了考辨。南京师范大学陈书录虽然没能亲临会场,但他提交了一篇论文。对明代“毗陵诗派”的成员细密考证,研究了此诗派的理论与创作特色。
五、明清诗文个案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彭国忠认为梅曾亮不仅是桐城派古文大家,同时也是骈文名手,终其一生都在坚持骈文写作,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说明古文、骈文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复旦大学吴兆路指出沈德潜的诗学思想非常丰富,具有兼容性,是对传统诗学的总结和拓展,体现了乾隆盛世之音的某些特点。南开大学孙克强分别概括了况周颐的唐五代词观、两宋词观,认为“况周颐的唐宋词史观是对常州词派词学理论偏颇的矫正,他对南宋词人的一些认识受王鹏运、朱祖谋的影响,不乏独特之见也有深文周纳之病,是其重、拙、大理论的重要体现。
徐州工程学院张仲谋认为明代学者陈耀文编纂的词选集《花草粹编》具有高度的学术文献价值,却不受读者欢迎。这种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反差,在词学史上具有典型性。徐州师范大学沙先一考察了周济《宋四家词选》和陈匪石的《宋词举》,认为这两种词选均是按时代顺序逆溯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体现了选家重塑典范与开示门径的意图,也体现了周济、陈匪石二人的词学宗尚。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对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独特的文献价值、明确的诗歌批评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一个精采总结,不仅在岭南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堪称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集大成之作。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的议题虽然仅限于明清诗文研究,但所涉内容广泛,研究视角新颖,讨论深入。研讨会上新见纷呈、精义迭出,为学界提供了具有前沿性的明清诗文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明清文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古代文学领域研究的深入。
(中山大学 刘湘兰)
附:
“文学遗产论坛:明清诗文的文体记忆与文体选择”论文目录
吴承学/论《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的文学观念
周明初/走出冷落后的明清诗文研究——近十年来明清诗文研究综述
石 雷/明清诗文研究的观念、方法和格局漫谈
廖可斌/万历为文学盛世说(提纲)
潘务正/康熙与清初文学――以康熙对翰林院的措施为中心
张 兵/庄廷鑨《明史》案与清初江浙文学生态
左东岭/明代诗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余来明/明代中期吴中复古诗人的双重格调——以袁袠、黄省曾、王宠为例
陈文新/论嘉靖七子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
陈庆元/明代作家徐火勃生卒年详考——兼谈作家生卒年考证方法.
张 晖/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以钱澄之晚年著述为例
罗时进/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与家族文化圈诗文创作
陈正宏/越南燕行文献中的明清诗稀见史料
吴兆路/沈德潜与乾隆诗坛
朱德慈/鲁一同考辨
左鹏军/论诗绝句的集成之作——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与文体史意义
朱惠国/“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 ——清代词学观念演化研究的又一视角
彭玉平/论“哀感顽艳”说与清代词学之关系
张宏生/晚清词学的自我经典化
张仲谋/文献价值与选本价值的悖离——论陈耀文《花草粹编》.
孙克强/况周颐的唐宋词史观
沙先一/逆溯之法与开示门径——从周济《宋四家词选》到陈匪石《宋词举》
李光摩/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徐雁平/清代家集总序的构造及其文化意蕴
何诗海/论清代的文章义例之学*
郑利华/后七子“修辞”说与文章观析论——以李攀龙、王世贞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心
彭国忠/古文大家梅曾亮的骈文创作
陈广宏/“古文辞”沿革的文化形态考察——以明代前中期为中心
陈书录/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考论
主会场
陶文鹏先生
吴承学先生
黄天骥先生
陈庆元先生
廖可斌先生
左东岭先生
张宏生先生
陈广宏先生
陈文新教授
孙克强先生
张兵先生
郑利华先生
朱惠国先生
朱德慈先生
陈正宏先生
吴兆路先生
彭玉平先生
罗时进先生
左鹏军教授
周明初先生
沙先一先生
徐雁平先生
潘务正先生
余来明先生
张晖先生
李光摩教授
何诗海先生
石雷先生
会场一
会场二
您是第 12199904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