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绍兴中国古代散文文体国际研讨会综述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吴从祥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以及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文体国际研讨会于2010514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隆重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澳门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学者们围绕以下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一)散文文体分类

 

中国古代散文种类繁多、体式多样。散文文体分类是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许多学者就此发表了意见。张峰屹(南开大学)的《古代散文文体研究的两个问题》指出,古人所说文体不同于今天的“文体”,古代散文不同于“五四”以来四分法中的“散文”,在给古代散文分类时应从古代文章的实际出发,主张将古代除诗歌、词曲、小说之外的文章分为散文、辞赋、骈文三大类。吕湘瑜的(台湾辅仁大学)《试论〈难蜀父老〉文体分类探微》以《难蜀父老》分类归属为切入点,揭示了造成古代文体分类归属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文章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是“文体”内涵的丰富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文体生命轨迹对文体分类的影响。除了宏观论述之外,一些学者就一些具体作品的文体分类作了研究。诸海星(韩国启明大学)《浅论刘勰文体分类说的思想渊源与论述体例》对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体分类思想作了深入探讨,柯镇昌(上海大学)《〈战国策〉说辞文体类说》和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韩非子〉文体分类探微》分别就《战国策》和《韩非子》中的文类进行了细致分析。

 

(二)散文文体形态特征

 

散文文体的具体形态特征是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话题。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发生及其两宋文人的文体观念革命》就古代散文概念的发生、演变以及宋人的文体观等作了详细考察,并指出诗、文、小说、戏剧四科一类文体概念在宋代已经产生,并趋于成熟。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八股文体已备于战国”说》对一些学者的“八股文体已备于战国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指出,明代论辨文在内容指向上,强调自创新意,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在论证方式上,偏重执一而论,明辨是非,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在表达方法上,喜好引古证今,横说竖说,形成抑扬详赡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明代论辨文作家往往在畅所欲言的议论之中,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从而使论辨文发挥独特的文化功能,这就赋予明代论辨文以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丰厚的文化价值。

一些学者对古代一些文体的具体特征作了研讨。俞志慧(绍兴文理学院)《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用曰>的编联――兼论其文体史意义》认为《战国楚竹书(六)·用曰》通篇押韵,并有多种押韵方式。其中每一处“用曰”都是前一意义单位和押韵单位的终结,论文据此对《用曰》二十简进行编联。文章认为,这种以“用曰”作结并用嘉言善语珠串绳联的行文方式,受到了当时流行的“语”类文体的影响,《用曰》作者在充分掌握嘉言善语的基础上,继承了《左传》中以“君子曰”、“孔子曰”等作为议论依据和写作时总结的方式,同时又开启了《韩诗外传》全书各部分都以《诗》、《书》中警句作结的写作体式,具有特别的文体意义。韩高年(西北师范大学)《春秋时期的铭论与铭体创作、传播》指出,在春秋时期,铭由传统的礼仪性、程式性向个体性、灵活性转变,春秋时的铭体由此前强调其礼仪性功能向突出其实用性政治功能转变。春秋铭体的写作,主要突出为作铭者纪功的文体功能特点,纪功则主要侧重于卿大夫阶层之“伐”,即战争、外交或其它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功勋事迹。春秋以前,铭主要为了颂扬死者而教育其后人;春秋时则是颂扬生者,留名后世为主。梅军(暨南大学)《论殷墟甲骨刻辞中“告”文的文体特征》对殷墟甲骨文中“告”体特征作了分析,王令樾(台湾辅仁大学)《六朝文笔论――笔之文体》对六朝文体分类演变作了清晰揭示。阮忠(海南师范大学)《“太学体”与欧、苏古文派辩说》比较了“太学体”与苏、欧古文派的异同。文体间相互影响亦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之一。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骚体新变与汉魏文体的演进》指出汉魏时期骚体的演进,有两大趋向:一是保持兮字句式,以骚体延续发展;二是吸收、融化散体赋、诗歌、骈偶等技法,以赋化、诗化、骈化等方式,推动散体大赋的抒情化、诗歌的铺陈化和辞赋的骈偶化,成为汉魏文学转型和文体演进的催化剂。陈珀如(新加坡新跃大学)《<顺宗实录>与中唐散文》就韩愈的史书《顺宗实录》对中唐散文的影响作了考察。

 

(三)文体文化阐释

  

一些学者从文化的角度对一些散文文体进行了解读、阐释。沈立岩(南开大学)《巫歌、祝由、筮辞:早期语言观念的一个考察》从原始文化的角度对原始“语”的特征作了考察。夏德靠(贵州师范学院)《论上古语类文献的类型及其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对上古仪式型、政典型、教学型、著述型等类型的“语”进行了分析考察。王锷(南京师范大学)《宗周礼制与先秦散文》就礼制对先秦散文的影响作了分析。吴从祥(绍兴文理学院)《论谶纬对〈汉书〉的影响》从思想意识、人物形象塑造、文本叙述等三个层面探讨了谶纬对《汉书》的影响。张德建(北京语言大学)《明代学记文的集体形态及其超稳定性特征》指出,学校记是一种典型的超稳定型文体,文中绝少有个人性情的表现,而更多地表现为理学官方化后的集体意识形态,同时这类文章结构的固定,主要包括修建原因、过程、建筑、写作缘起等。郑文惠(台湾政治大学)《观看与认同:晚明小品文中虎丘地景的文化书写》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明末小品文作了阐述。

 

(四)具体文本解读

 

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各体散文进行了解读。曹旭(上海师范大学)《品读六朝散文》以诗化的语言对六朝散文进行了精辟的解读,认为六朝散文,是诗性东南的象征,是纯美的展现,是“情”与“性”的交融。陈恬仪(台湾辅仁大学)《曹丕散文风格研究》认为曹丕散文具有识见深刻、思路精微、善立骨干、议论抒情交融等特点,其成就在其弟曹植之上。许东海(台湾政治大学)《山岳·文体·隐逸――〈游天台山赋〉与〈北山移文〉山岳书写及其文化意蕴之对读》从立题旨趣、写作策略、文化意蕴等角度对六朝山岳名作孙绰《游天台赋》和孔稚珪《北山移文》作了细致比较。王基伦(台湾师范大学)《试论韩愈记体文章的抒情性书写》认为韩愈将抒情性书写引入实用性的文字,从而在记体文章书写中形成实用性与抒情性交融的书写特质。邓骏捷(澳门大学)《刘向书录札记》对刘向书录中的校雠思想作了考辨,伏俊琏(西北师范大学)《〈四库全书〉集部大小序平议》对《四库全书》集部序言的文学批判价值作了研究。此外一些学者还就文集的辑佚、校勘等作了探讨。

这次研讨会对古代散文文体相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批判了一些不科学的传统说法和流行观念,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从而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散文文体研究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