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宋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191621日,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河南大学主办的“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开封河南大学召开。本次大会共有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代表160余人,收到学术论文130余篇。著名学者、宋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在开幕式中说:“旧雨新知,欢聚一堂,带来了近两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切磋学问,交流心得。这次宋代文学研究界的学术盛会,必将对今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深化、研究环境的完善和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在为期四天的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通过两次大会发言和十六场分组讨论,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

第一组宋诗组由北师大马东瑶作总结发言。她总结了与会代表从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对宋诗作家作品的演变、宋诗与政治宗教思想与学术文化的关系,宋诗的接受研究及诗学文献研究深入探讨的情况。

一、角度新颖的作家作品研究

台湾大学萧丽华《东坡诗的声音世界》,从“人籁、地籁与天籁”、“历史文化中的回声”与“梦昧与醒觉之间的声音”三个方面,探讨研究苏轼诗中涉及声音的诗作,剖析苏轼出世词与世间词的生命意义。复旦大学候体健《闲适唱酬、组诗形态与刘克庄晚年诗歌创作的交流》,通过对几组“效后村体“的分析,揭示刘克庄晚年诗歌向江西诗派回归的趋向。湖南科大王友胜《宋代洗儿诗初论》,对此类诗的生成背景、风格渊源、叙述模式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台湾东华大学张蜀蕙《山谷与三刘研究》,以黄庭坚与三刘的交游为切入点,通过文本解读的方式探讨这一批诗人共同的精神风貌。南昌大学文师华《论李觏的咏物诗》、江汉大学熊海英《杨万里诗歌创作进阶与“诚斋体”的成型》等论文,分别从文本细读到个体诗风特质形成的角度,探讨研究宋诗领域中的新问题。

二、文化视角中的宋诗研究

山东师大陈元锋《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是他近年来致力于宋代翰林学士与文士之间嬗变关系成果的又一力作。香港大学杜若鸿《北宋重要诗案事件和诗歌发展的转向》,以时代顺序考察了元丰乌台诗案、元祐车盖亭诗案和崇宁文禁的政治本质,探讨了上述诗案对北宋诗歌的影响。上海商学院李强《论西昆体盛行的政治文化背景》,认为西昆体的盛行一时,与北宋前期统治者和精英文人群体的盛世心理诉求有关,也与当时考试制度的变革等因素有关。《江海学刊》刘蔚《宋代田园诗的政治因缘》,从党争、党禁、劝农制度、祠禄制度等方面,探讨宋代田园诗与政治的关系。北师大马东瑶《文人庭院与诗歌书写的关系——以杨万里东园为考察中心》,从游园、造园和写园三个层面,探讨文人庭院与诗歌书写的关系。人民大学诸葛忆兵《论唐宋诗差异与科举之关联》,探讨唐宋科举制度的变化,对于文人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唐宋诗歌的巨大嬗变。四川大学吕肖奂《“关系本位” 中的酬唱诗歌》,从诗人之间的三重关系探讨了宋代酬唱诗歌的三个研究向度:酬唱诗学、酬唱社会学和酬唱文化学,体现出开阔学术视野与很强的理论思辨性。

三、宋诗的接受史研究

济南大学代亮《道咸年间京师诗坛对山谷诗的接受》,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高桥幸吉《元好问对韩门文学的接受》,西藏民族学院任群《论宋南渡诗坛的东坡热与和坡诗》,阜阳师院张明华《集苏诗的发展及其与苏轼诗歌之关系》,日本九州大学原田爱《苏辙继承苏轼“和陶诗”考》,从后世对宋代著名诗人接受的不同角度探讨宋诗的影响。日本九州大学甲斐雄一《陆游严州<剑南诗稿>之刊刻考——兼论南宋文人对其诗歌的评价与其诗歌的实时评价》,是一篇从版本刊刻来探讨诗歌接受的视角独特的论文。香港浸会大学吴淑钿《清代诚斋诗学与唐宋诗之争》,华南师大张巍《“以诗为词”诗学内涵的历史演变及其相关诗学论断》,则从诗学研究角度揭示宋代诗学演变史上的重要问题。

第二组宋词研究由重庆师大范松义作总结发言。

一、词的体制研究

深圳大学刘尊明《唐宋<望江南>词调溯源》认为,《望江南》当为盛唐教坊采录或创制,其音乐渊源与汉魏六朝大量歌咏江南的乐府诗有关。湖北大学陈鑫《宋词“金曲”<水调歌头>声情考索》,对宋代备受欢迎的《水调歌头》词调进行了考察,认为北宋时该词调愁怨与高亢曲风并行,前者更为盛行,南宋则与之相反。中国社科院陶文鹏、赵雪沛《论宋代多片词》,认为宋代多片词题材广泛,增加了叙事成分,艺术结构错综变幻,注重细节描写,抒情叙事更加婉曲细腻。

二、词史研究

南开大学孙克强《唐宋词兴盛原因新论》认为唐宋词的繁盛是由于:时代精神的变化、城市格局功能的变化以及词体展示词人才能的特点。河南大学刘军政《论唐宋词的三种典型创作模式》认为词的创作是一个词人内在世界的外现过程,唐宋词的创作有“拟情”、“性情”、“寓情”三种。徐州工程学院张仲谋《论宋代词与诗的文体互动》认为宋词的发展走向与其特点的形成,一方面是有意与唐人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也是词体兴起之后诗体的有意避让与自我调适的结果。河南大学岳淑珍《<草堂诗余>与明代词学的复苏》,探讨了《草堂诗余》与明代词学复苏之间的内在关联。

三、词的文化传播研究

江西财大龙建国《北宋教坊与词的创作及表演》认为北宋教坊对词的兴盛、词调的保存、作品质量的提高与词的传播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南大学杨国安、谭蜀峰《从词本事角度考察词与宋人生活之关系》通过对词本事的多角度研究,认为词被赋予了干预宋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功能。苏州大学钱锡生《梦路何由到海东——唐宋词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考察了唐宋词在日本的传播过程、接受方式以及日本词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江苏教育学院邓子勉《两宋词集在明代的传抄与收藏》指出,两宋词集得以在明代传播,有赖于藏书家的购藏与传抄,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宋词接受史的研究。

四、词学理论研究

庆师大范松义《南宋中期词学批评的继承与发展》认为,南宋中期的词学批评传承与新变并存,诗化、雅化理论有了新的拓展,这是南宋后期词学批评的前奏。常州大学许伯卿《论戴表元的词学思想》认为,戴表元的词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坚持诗词一理、强调情志一体、主张崇雅黜俗、追求清豪超旷等方面,对维护词体特质有积极作用。

五、个体研究

上海大学杨万里《“浮家泛宅”文化意识与姜夔“清空”创作理念》认为,清空浮动的生存体验、雅洁高尚的文化趣味、不为物累的行动自由,对姜夔的“清空”创作理念有重要影响。南京师大曹辛华《姜夔新考三题》对姜夔的词序、交游诸友的生卒年进行了细密的考证。河南大学吴河清、郭沫含《论蒋捷词》认为,家国之痛、怀才不遇构成了蒋捷苦涩而深沉的生命体验,也促成了竹山词婉约细腻风格的形成。

    戏曲方面:河南大学元鹏飞《论宋代宫廷的“杂剧色”》指出,“杂剧色”孕育了中国戏剧的成熟是历史的事实,也可直接等同于戏剧角色的根源。四川大学丁淑梅《宋代散乐杂剧演禁与文人关系探讨》指出,宋代散乐杂剧演禁与文人禁戒与激赏、贬斥与议论的态度和评鉴互动,带来了文人精神生活和审美趣味的变化。

第三组宋文研究由南京大学巩本栋作总结发言。此次会议所提交的宋文研究的论文数量,已超过宋诗、宋词。

 一、宋初文章的发展,仍是学者关注较多的话题。

浙江工业大学刘成国《论唐宋间“尊杨”思潮与古文运动》,从中唐以来韩愈等人对扬雄的尊崇,论到北宋古文运动奇崛文风的出现;日本同志社大学副岛一郎《宋初古文中的“道”与“天地之心”》,从王禹偁的《答张扶书》入手,探讨北宋初年古文中“道”与“天地之心”的内涵。天津财大崔际银《试述宋初文士的文化选择》,从对宋初文士文化选择的分析入手,探讨研究宋文的发展背景。

二、北宋文章发展历史上重要作家的研究,得到了深入和扩展。华东师大洪本健《两宋文坛由宗欧与宗苏并重的演变及其意义》,从宏观角度考察两宋文坛由宗欧向欧苏并重的演变;台湾师大王基伦《欧苏文本互动之考察》,从微观角度探讨欧苏文本的互动;日本大阪大学浅见洋二《宋代文本生成论之形成》,从文本生成论对欧阳修“集本”与“石本”进行比较;中国传媒大学王永《论元代文坛对欧阳修古文风格的接受》,用接受美学分析元代文坛南北三个区域欧文被接受的情况。台湾政治大学许东海《诤言·谤言·立言》,南京大学严杰《归田录、六一诗话之考索》,从不同角度对欧阳修《归田录》的考辨等,都是欧阳修文章研究的新成果。复旦大学朱刚《苏轼与云门宗禅僧尺牍考辨》,从苏轼与云门宗十一位禅师尺牍往来的具体材料考察入手,对苏轼与临济、云门二宗的微妙关系,作了新的探索。湖北大学王星《由石刻透视苏轼》,对苏文刻石活动的研究等,都颇有价值。欧、苏周围的一些作家,如宋祁、黄庭坚等人的文章,也逐渐得到了学者的重视。如谢佩芬《跨越化用》对宋祁“说”体文的细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李伟国《墓碑的故事和铭文中的历史》对富弼传记文不同渊源的探讨,华南师大马茂军《宋代古文义味说》,以黄庭坚为中心对宋文“意味说”的论述等。

 三、南宋文章的研究,学术界一向注意不够,此次会议却涌现了大量以南宋文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四川大学祝尚书《论南宋文章的“活法”》对南宋文章创作“活法”的揭示,台湾大学何寄澎《小论杨万里的古文》对杨万里古文创作渊源和文本的详细分析,苏州大学薛玉坤《老学庵笔记订误十五则》对陆游《老学庵笔记》文本的订误,杭州师大沈松勤《叶适“集本朝文之大成者”刍议》对叶适文道观及其创作实践意义的重估,华东师大方笑一《朱熹之经学与古文》,对朱熹经学与其古文影响的讨论,南京大学巩本栋《论<宋文鉴>》,对吕祖谦《宋文鉴》编纂相关问题及其文化意义的研究等,都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显示了宋文研究的新动向。

 有关域外汉籍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宋代文学研究领域新的学术增长点。复旦大学查屏球对朝鲜正祖《八子百选》与《唐宋文醇》关系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古代中国文化在东亚的影响。此次会议上,也提交了一些宋代文体学研究的论文,如人民大学谷曙光的《宋代文体分类论略》等。山东大学刘培《南宋中期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一文,也提醒我们宋代辞赋的研究,是一个尚待开拓的领域。

第四组综合组的论文是与会学者尝试跨文体、跨时代乃至跨学科研究的成果,由南京师大程杰作总结发言。

一、文艺理论

安徽师大胡传志《论戴复古<论诗绝句>与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比较论》,通过翔实考证,推翻了元好问论诗在后的传统观点,比较了两人论诗的得失异同。河南大学王宏林《论方回<瀛奎律髓>对贾岛的独特定位》,山西师大张瑞君《<鹤林玉露>杜诗论探析》,湖北大学张震英《方回“姚合学贾岛为诗”论剖析》,赣南师院吴中胜《宋代理学家评杜甫》,都是透过个案的演变与分析,小中见大,来把握其理论体系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二、文献研究

日本九州大学东英寿《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京本<欧阳文忠公集>考》,对欧阳修集南宋刻本的真伪,提供了翔实的考证。

三、跨学科的文本研究

     暨南大学邓乔彬《宋代文学对绘画的影响》、吉林大学由兴波《从论书诗看唐宋文艺思想嬗变》,论述文学与书法绘画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及其美学价值。暨南大学张海沙《宋代文学与般若心经》,四川大学伍晓蔓《渔父家风与江西诗派》等论文,从不同的个案专题揭示宋代文学与佛教、道教的深厚因缘。西北大学程明明《宋代东京皇家园林的文学文化活动考察》,以宜春苑、琮林苑、金明池等皇家公共园林为核心,论述相关文学活动的历史背景。浙江大学叶晔《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从地志与文学关系的历史嬗变独特视角,指出宋代是文学作品地志化的拐点。杭州师大张兴武《范欧雌黄》、吉林大学王昊《秦观晚年临终心态窥测》、中国矿大管仁福《苏轼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黄冈师院方星移《论李纲对“苏轼之道”的继承》,分别对宋代文人的师友交往、思想性格、创作心态进行剖析阐发,提出了新的见解。河南大学杨亮《宋元易代之际南方文士心态发微》、安阳师院任红敏《文化遮蔽下的宋元两代遗民及遗民文学》,在传统的观点之外,阐发了新的认知。

在大会开幕式与闭幕式上发言的有:韩国学者安熙珍《以吾观物——苏轼诗论中的庄子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扬忠《宋人使辽诗和耶律楚材咏辽诗中所反映的辽境华夏风》、南京大学莫砺锋《论陆游写景诗的人文色彩》、华东师大洪本健《两宋文坛由宗欧向宗欧与宗苏并重的演变及其意义》、日本学者内山精也《长淮诗境(南宋篇)》、台湾学者王基伦《欧苏文本互动之考察》、新加坡学者衣若芬《宋人评价<长恨歌>及其对东亚<长恨歌图>的影响》、四川大学周裕锴《以战喻诗:略论宋诗中的“诗战”之喻及其创作心理》、河南大学杨国安《从词本事角度考察词与宋人生活之关系》、南开大学孙克强《唐宋词繁盛原因新论》、厦门大学钱建状《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河南大学朱腾云《<全宋诗>误收唐诗考辨》等。

对于宋代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向的探讨,也是本次大会的议题之一,与会学者们就此展开了热烈探讨。王水照(复旦大学)提出要注意调整研究理念与视角。虽然传统的实证研究、个案分析和资料的整理与考订,仍然是我们的强项,但也有一个如何进一步“出新”的问题,还要注意拓展研究手法与手段。从会上传达出来的信息,同道中关注于数字化手段应用的,日益增多。有的在编制“《全宋文》数据库”,有的利用GIS开发“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论文中也有利用电脑技术检索功能,对《全宋诗》中的重出误收作品进行系统处理分析,这对进一步完善这部宋诗研究的基本典籍,是有助益的。方法的改进和手段的创新,从某一方面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我们期待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收获,期待“读纸”与“读屏”的更好结合。

陶文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近年来宋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形势喜人,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落后于史学研究的状况。有些学者已经开始注意时代的纵横贯通以及文学与史学、宗教、艺术的融通研究,这些也许是改变研究格局的有益尝试。

周裕锴(四川大学)呼吁青年学者要重视科研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尽量避免同一领域重复性成果的出现。

本次会议产生了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增补六位理事,并一致同意 下次年会将在江西赣南师院召开。

左起:杨国安、内山精也、杨庆存、陶文鹏、关爱和、祝尚书、邓乔彬、王基伦、李伟国教授

王水照教授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