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1227-30日,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海外30余位著名学者和大陆百余位中国文论研究名家济济一堂,探索中国文论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20余篇,探讨中国文论的古今通变、文学的理解与阐释、评点与选本,以及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深度广度均有突破,反映了海内外研究中国文论的新格局、新水平。复旦大学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重镇,先后于20002005年召开过两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海内外学者交流和对话建立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西方文论的借鉴与本土化

 

阿伯拉姆斯(Abrams)在《镜与灯》里提出作品、作者、宇宙和读者的艺术四维坐标,在英美学术界引起轰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英美汉学界引用或参考这种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理论,最著名的是刘若愚先生1975年出版的《中国文学理论》,有多种汉译本。近年来,随着对“以西释中”模式的警觉和反思,学界对刘若愚的这种学术方式提出了批评。会上,王靖宇先生(美国斯坦福大学)指出,在比较不同文学时,比如考虑到彼此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文学因时地和文化背景而异,但也有其所以为文学的共同(通)性。适用于分析西方文学的方法,并非绝对不能用在中国文学的分析上。

王润华先生(台湾元智大学)则为我们描述了一位被遗忘的芝加哥学派批评家卢飞白。这位批评家之所以被重新提起,因为他曾试图以精湛、丰富的西方文论学养,及诗人敏锐的文学感受力来展开中西文论的对话,这一点,从他发表的论著里可以看到,在其研究计划里亦可见出。但,他的早逝使之中止。我们后辈学者应该继续这一方向。

李春青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化诗学与中国传统的文学阐释学之间所存在的相通性,强调这种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借鉴意义。其借鉴的重要前提是需要经过“本土化”之过程,也就是将文化诗学与中国固有文论方法与路向结合起来,以适用中国的研究对象,从而建构起中国的文化诗学。

徐志啸先生(复旦大学)主要考察了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寻求中西文学汇通的相关论述,分析了他对中国诗学和中西文学比较独到的研究路径。叶维廉认为中西方文学中存在共同的“模子”,这种“模子”是文学结构行为的一种力量,通过它可以找到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

这方面的文章虽并不多,但发表者均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其启示意义是重大的。正如评议人王先霈先生(华中师范大学)所说,中西文学有其共通的一面,文学思想可以发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其发展却必然要在交流、碰撞中实现。我们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恰当分析运用西方文艺理论,也当向世界介绍我们自己的文论,使西方学界从我们的理论中吸取可借鉴的东西。

 

评点汇辑之文论价值

 

评点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自南宋吕祖谦开始,各体评点渐渐蔚为大观,且出现了清代金圣叹这样的大评点家,出现了将各种评点汇集一起的汇评。这些评点、汇评的文论价值如何呢?这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又一热点。

黄霖先生(复旦大学)以大量难得的文学批评史料为基础,充分论证了文学名著汇评本的文论价值。他认为汇评的优势之一是能汇集各家之说于一处,充分显示百家争鸣的特点。如,将同一篇作品截然相反或尽人一致的评价汇集一处就形成这种特色。其价值还表现为在理论上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内涵。他以我国古代叙事理论中的“文法论”为例进行了说明,并特别拈出了古代文论中的“态”、“恰”等范畴加以实证。

王基伦先生(台湾师范大学)切入评点学的角度是其中的“笔法”。他详细探讨了南宋至清初古文评点与小说评点较适合讲求“笔法”的原因,借此阐明各种“笔法”被提出来的重要性。期盼经由宏观的视野进入微观的细读文本的批评与讨论,以使评点学之“笔法”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马卫中先生(苏州大学)则对清人辑选清诗总集评点做了较为详实的考论。他认为总集不仅是作品的总汇,还具有文学批评功能。他从圈点批注、诗话以及宛如读者沙龙的诸多读者汇评等方面分析了清诗总集评点的不同形式,论述了它们对于研究清代诗学的文献价值。

这一类的文章还有杨绪容先生(上海大学)的《朱石津校订<西厢记>:又一个“前元旧本”的批点本》,罗剑波先生(复旦大学)的《陈深与<楚辞>评点》、杨秀礼先生(上海大学)的《刘辰翁<道德经>评点研究》,杨焄先生的《言为心声?言违心声?——以王文治批点本<灵岩山人诗集>为例》,房瑞丽先生(浙江大学)的《明代<韩诗外传>评点论略》,李卫军先生(商丘师范学院)的《浅谈<左传>评点的文章学价值》,等等。这些论文对重新认识评点、汇评的文本性质,发掘其中的文论价值很有意义。诚如评议人张高评先生(台湾成功大学)所说,评点本、汇评本的确给读者提供了方便,增强了阅读兴趣,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文论经典再解读

 

文论经典像其他学科的经典著述一样始终是中国文论研究的中心文本。无论是《文心雕龙》、《诗品》、《文选》,还是《沧浪诗话》、《艺概》等均是如此。这次会议上,它们再次成为一些学者的关注焦点,涌现出不少富有启示的新识见。

王先霈先生(华中师范大学)针对《文心雕龙史传》篇关于“传体”的论述,指出了“史传”的“传体”并非“经传”的“传体”,明确了“传体”的书写原则。随后,重点剖析了“传体”的重要特征是“原始要终”,并指出其所包含的叙事学思想。在现代叙事学的观照下,指出《史传》篇乃是从理论上总结古代历史叙事的经验,它对于后世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董乃斌先生(上海大学)则另辟蹊径,探讨学界较少关注的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的诗歌叙事观。他认为中国诗歌有两大传统,除了被广泛强调的抒情传统之外,还有一个叙事的传统,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传统的研究。他从《诗概》中将叙事、抒情对举的概念确认、对咏史诗叙事成分的辨析及杜甫、白居易诗歌叙事性的讨论三个方面揭示了刘熙载诗歌叙事观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重大意义。

甲斐胜二先生(日本福冈大学)以孔颖达的“诗人”观为中心考察了《毛诗正义》对中国文论的贡献。他认为《毛诗正义》在文论方面最大的贡献是详细说明了“诗经诗文”的发生和其“诗经诗文”的效果,给当时士人阶级提供了“诗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在经学理论上确立了当时“作诗人”在社会思想上的地位。

刘卫林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对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妙悟说进行了新的解读。他从阐述严羽妙悟说的诗禅观念入手,追溯佛学上妙悟观念的具体含义,由此说明严羽妙悟说理论架构的建立,及这套诗禅学说与宗杲禅学妙悟观念之所以相异的具体成因,亦由此阐明严羽的妙悟说与皎然的取境说在诗禅观念上彼此契合的所在。

卢盛江先生(南开大学)结合对诗学史押韵形式发展过程的具体考察,探讨了《文镜秘府论》天卷中《八种韵》的相关情况。他认为《八种韵》是盛中唐之际诗学的重要文献。我们既需要从诗学史来认识八种韵,又可以从八种韵来认识诗学史。

葛云波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从细读《文选序》入手,结合萧统思想的考察,以及诸多史料语例的分析,对“事出”二句的意义作了新的诠释,指出其祖述儒家五经的特征,以及“事出”四句与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的关联,并指出“事出”二句是《文选》大部分文章选录的标准。

这类文章还有戴景贤先生(台湾中山大学)的《论刘勰<文心雕龙>之文学本质论及其玄学基础》、力之先生(广西师范大学)的《据于儒经与面对文学——论<文心雕龙>“剖情析采”与其“文之枢纽”的价值取向之差异问题》、欧阳艳华先生(澳门大学)的《神理与物色:<文心雕龙>体道思想渊源》、归青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文心雕龙征圣>“正言”解》、胡耀震先生(江西师范大学)《刘勰论陶渊明和<文心雕龙隐秀>补文真伪新证》、梁临川先生(上海大学)《<诗品>原貌再考》、汪习波先生(复旦大学)《<典论论文>“齐气”新诠》、雷恩海先生(兰州大学)《<唐诗鼓吹>的批评标准》,等等。这些文章或从文献考证入手,或就哲思背景溯源,或对某些经典论述进行再探讨,内容非常丰富,提出了不少新见,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古代文论范畴、命题、审美关系、艺术思维新探讨

 

中国文论中的范畴、命题最能体现华夏民族的审美特点,它们植根于中国古人特有的艺术思维方式。这次会议有关这一方面的发言多富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的确能引人远思。

陈伯海先生(上海社科院)为了给古典诗学中“意象”这一概念正名,首先梳理了“意象”概念的源流变迁,认为“意象”即“表意之象”,但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因为构建“意象”的不仅是“物象”,还有“事象”、“情象”与“理象”。“意象”是艺术家的诗性生命体验的对象化显现,“意境”则超越了“象”的层面,它由“象”所生发和建构。

兴膳宏先生(日本京都大学)通过对《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诗品》等文献中“清”字用例的考察,梳理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在人物和文学评论中诸多概念的发展变化。

詹杭伦先生(香港大学)选取“文如其人”、“文无常体”、“文章本色”和“文章之妙”等四个文章理论命题展开讨论。他认为对“文如其人”的考察可以启人思考“文不如其人”的现象;“文无常体”,但以有体为常,必须辩证地看待文体通变的趋势;“文章本色”含义甚广,需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文章之妙”是对文章创作与欣赏中虚实关系的把握。

张晶先生(中国传媒大学)认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在论述审美关系方面的独特性最能体现中西方美学的不同形态特征。体现为:一、“感兴”是对审美主客体关系最为独特的理论范畴;二、“意象”是对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之结果的独特理论范畴;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独特品格皆有深刻揭示。

蔡宗齐先生(美国伊利诺大学)采用所谓概念导向的源头研究方式,通过梳理早期哲学文本中诸如“意”、“象”、“言”及其相关术语所表达的多重概念,来判别陆机、刘勰使用这些术语的概念导向,以此探讨他们文学创作论的哲学思想基础。

张毅先生(南开大学)认为以“神韵”说著称于世的王士祯以神韵论诗多为即兴的片段表述,混合着对唐诗兴象、禅悟、文人画和言外之旨的审美体验。将“神韵”理论化的是其再传门人翁方纲,他不仅有专门的《神韵论》,还有与之相关的《格调论》和《师法论》。翁氏论诗的主旨是“求‘神韵’以‘肌理’”,这就使原本宗唐的主张演变为替宋诗张目的说辞。

袁济喜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则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即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他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既沉潜在精英文化之中,又浸润于社会风俗之中。他以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为解读文本,具体说明了这一全新角度的实践路径。

许建平先生(上海交通大学)从汉字的特点切入,考察汉语言的独特性及其所表现出的中原民族象会与意会的意象思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汉民族意象叙事所具有的体验性、模糊与空灵性、场景化与抒情性、独立性与跳跃性和对称循环性的民族叙事风格。

另外,吴建民先生(徐州师范大学)提出了“命题”与古代文论之建构的问题,强调重视“命题”研究;陈允锋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对中国古代诗学语境中的风骨观进行了述论;刘培先生(山东大学)探析了理学对南宋后期辞赋文学精神的规范与重塑;徐艳先生(复旦大学)对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李翰先生(上海大学)对魏晋六朝用典论及沈约“三易”说的批评史意义进行了评估;邓新华先生(三峡大学)对“妙悟”与“活参”进行了探讨;黄鸣先生(中央民族大学)讨论了《周易》易象对《礼记乐记》乐论的影响。

 

文体学谱系与建构

 

中国古代的文体理论非常发达,但过去古文论研究侧重于观念论,文体学研究较为孤寂,近年来在西方文体学的启悟下,中国文体学研究得到了重视。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有些就是对文体学相关问题的探索。

李建中先生(武汉大学)从时下网络上流行的所谓“课题体”幽默地分析了“文体”所包蕴的一些特征。随后,在汉语辞源学与原始儒学的滥觞处,追溯中国古代文体学之起源与本原。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建构起以“用”为华实,以“言”为主干,以“体”为根柢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谱系。

吴承学先生(中山大学)重点围绕《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文学典》的基本内容、“文学”观念、文体分类和“辨体”观念展开分析,较为全面地彰显了其中涉及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文体学的史料价值。

王钟陵先生(苏州大学)回顾了我们文体学研究的背景,指出四体划分框架不是单纯西方的舶来品,而是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形成的。他认为,对于文体本质特征的探究,是必须要汇通中西古今,才能有所深入的。

这一方面的文章还有李小兰先生(东华理工大学)的《古代批评文体的分类研究》、汪泓先生(江西师范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意义》、赵厚均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的《序文析义及其源流、体制略论》、渠晓云先生(绍兴文理学院)的《陆机<文赋>的文学观点及其散文创作的文体意义》、梅军先生(暨南大学)的《殷商西周“诰”文源流考论》,等等。

 

各文体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这次会议提交的各文体理论研究的论文无论是诗词论方面,还是文章论、戏曲小说论领域都涌现出了不少运用新方法、采用新视角的佳作。

诗词论

邬国平先生(复旦大学)认为同一部文学作品,因阅读目的不同而解读到的结果不同,中国古代文字狱中对于诗歌作品的解读就是一种特殊的释义方式,而这一释义方式与文论史上如比兴说、美刺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刘志伟先生(郑州大学)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了赋从表现方式独立成为一种文体的过程中与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认为它的产生是对“赋”《诗》的一种突破,是直接干预现实,是《诗》的讽谏功能的延续。孙蓉蓉先生(南京大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论题,全面考察了以“童谣”为表现形式的“诗妖”说,认为它是谶纬诗学中的一个典型理论。周兴陆先生(复旦大学)探讨了在以心性为旨归的宋学背景下,宋代诗歌鉴赏理论出现的两大转向。樊宝英先生(浙江外国语学院)以《周易》为个案讨论了古代的规范化诗学思想。其它讨论诗学问题比较有新意的文章还有徐正英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的《上博简<孔子诗论><关雎>一组诗的评论》、蔡镇楚先生(湖南师范大学)的《中国诗话与文学批评》、曹建国先生(武汉大学)的《<>本事的文学价值》、查屏球先生(复旦大学)的《唐音的回声:元明“和唐诗风”源流考析》、张海沙先生(暨南大学)的《<坛经>传法机缘与宋诗机趣》、李定广先生(上海师范大学)的《论唐诗的体裁系统及其艺术优越性》、丁进先生(安徽财经大学)的《先秦礼乐诗学浅论》、李瑞卿先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吴澄太极体用动静论及其诗论中“我”心的哲学根源》,等等。

施议对先生(澳门大学)首先介绍了他依据词学事件划分的词学历史分期,然后站在历史的高度论定了二十世纪里的五代词学传人。朱惠国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在区别了词的现代化与词学的现代化之后,着重考察了传统词学蜕变与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变化的关系,以及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人在词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丁放先生(安徽师范大学)则专门探析了词集笺注、评点这两种传统批评样式的演变及功能。

戏曲小说论

张高评先生(台湾成功大学)指出金圣叹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注重文学技巧、艺术手法,此中有金氏创作观、鉴赏论、批评论具体而微体现,而金批《西厢记》的笔法尤与《左传》的叙事艺术相通,这是应该加以重视的现象。王瑗玲先生(台湾中研院文哲所)主要探讨乾隆时期的董榕,在“以曲为史”风气的熏染下,如何在《芝龛记》这部传奇中演史、评史与诠史的。陈维昭先生(复旦大学)介绍了何良俊戏曲批评中提出或涉及的四大命题,并着重探究在这些命题展开中所涉及的叙事修辞层面和音乐层面的“本色”和“入弦索”两大审美尺度问题。杜桂萍先生(黑龙江大学)认为借助对有关序跋题词的分析阐释,可以深入理解蒋士铨的戏曲观念,推究其创作心态与艺术追求。另外,唐明生先生(襄樊学院)对戏曲序跋体批评的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吴冠文先生(复旦大学)对徐渭的戏曲评点与明代文学思想的新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

徐志平先生(台湾嘉义大学)认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风格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叙事者”性质不同的缘故。李桂奎先生(上海财经大学)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中国传统小说写人理论具有的“跨界批评”的特质。朱崇志先生(同济大学)对小说与戏剧进行了交叉研究,指出小说是戏剧传播的软媒介。吕玉华先生(山东大学)则对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

文章论

陈引驰先生(复旦大学)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演化、古人诗乐一体观谈起,引出了研究文章学的新视角——“文”学的声音。他以大量的例子论证了古人作文重声音的现象,并详细剖解了桐城诸家的文章声音论。郑利华先生(复旦大学)对后七子“修辞”说与文章观进行了讨论,指出他们标示文章“修辞”的重要性,强调言辞修饰高度的艺术化和纯美化,显示了他们对于文章本体艺术的重视态度。刘再华先生(湖南大学)对李慈铭的骈文理论与批评进行了探讨,指出其骈文思想与崇尚汉学、不废宋学的经学观念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陈水云先生(武汉大学)对清初金沙派的代表作家王步青的八股文批评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他的基本主张、批评活动以及追求的境界等。罗书华先生(复旦大学)首次从欧阳修散文整体风貌的角度指出了所谓“六一风神”的八个维度,并对学界诸如古文运动是以骈文对立面出现等错误观念进行了纠正。曲景毅先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大手笔”作家为视角探讨了唐代文章的演进,个中涉及到骈散文之争等诸多复杂问题。

 

 

文论家生平、著述、影响研究

 

孟子主张知人论世。对于文论家生平、著作及其相互间影响的研究历来能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味。这次会议上发表的这类文章也特别多,从古代以迄近现代,谈到的话题与人物新鲜而有趣。

杨明先生(复旦大学)在细读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一文时产生了一些疑问,提出来供与会者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考察一个时代哲学对文学的影响,应关注这种影响表现在哪些问题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如何等,对此要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要立足于文学本身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庆先生(日本金泽大学)对钱基博、钱钟书父子有关王国维文学研究的批评展开了探讨。他围绕钱氏父子对王氏文学研究之批评的主要内容和异同,作了系统的勾勒,并提出了如何看待现代文学中的“新”与“旧”、如何对待文学研究中的外来因素、如何认识文学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朱晓海先生(台湾清华大学)打破萧绎重视文学的常规看法,认为他在儒家“三不朽”问题上,上愿为立功,其次是立德,最末才是立言,文学更是等而下之。他结合较为详实的文献材料,分析了萧绎文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得出萧绎并不懂文学之真谛的结论。

陈文新先生(武汉大学)对胡适的“科学情结”与新红学的“科学方法”及其得失发表了意见。他认为胡适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和本子问题,目的是向国人输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因此,他对《红楼梦》中虚构出来的大观园并不予重视。

严寿澂先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展开细读,称其可谓古文家之《文心雕龙》。邓国光先生(澳门大学)对唐文治的古文批评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彰显一代宗师文章学之精神。彭玉平先生(中山大学)考察了王国维与胡适的学缘关系,认为他们不仅大致有从倾慕西学到回归中国古典的经历,而且前后次第相接,共同构成了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进程中的重要关节。汪春泓先生(香港科技大学)对司马迁外孙杨恽的遭际、思想心态等作了较为深细的考察;并指出《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及“太史公曰”、《报任安书》等均由杨恽代笔;“发愤著书”则是他对外祖史学之总结。关爱和先生(河南大学)着眼于对龚氏文学思想和诗文创作的解析,指出其剑气箫心的精神特质是中国近代知识阶层行为情感的凭籍和范型。陈福康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认为郑思肖的文论和诗论在宋末独张一帜,对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文论和诗论都有影响,应给予重视。孙琴安先生(上海社科院)从时空到区域的重心转移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命名变化及其成因做了探讨。王小舒先生(山东大学)主要考察了王氏兄弟的诗歌风貌、神韵说的发展历程和美学价值。胡传志先生(安徽师范大学)细致比较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和戴复古《论诗十绝》的异同及各自特点。其它,诸如阮国华先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唐寅魅力的思想渊源》、郑雅尹先生(暨南国际大学)的《东云西雁两迟迟:狄葆贤<平等阁诗话>中的文化图景》、石玲先生(山东师范大学)的《袁枚性灵说与传统诗学的分歧与冲突》、闫月珍先生(暨南大学)的《郭绍虞与西方文学思潮》、萧水顺先生(台湾明道大学)的《王维画论“空间布局”在<辋川集>之实践》、刘畅先生(南开大学)的《从刘勰与“时流”的社会距离观其文学思想的形成》、饶龙隼先生(上海大学)的《解困皇明文治及明初文学境遇》、李舜华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的《从诗学到曲学:陈铎与明代成弘以来文学复古思潮的滥觞》、张万民先生(香港城市大学)的《朱熹“兴”论的思想背景》、杨鉴生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弼“得意忘言”观探略》、张锡坤先生(吉林大学)的《郭象“独化”哲学中俯仰与虚静的整合》、朱丽霞先生(上海财经大学)的《陆深的诗文观及诠释系统》、邱奎先生(上海大学)的《<黄侃日记>论诗语辑》等都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这次会议另一个比较集中的议题是有关中国文论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来自日本、韩国的多位专家就此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情况,发表了研究心得。

陈翀先生(日本九州大学)通过对相关文献记录的仔细清理和考述,推断传为《文镜秘府论》节要本的《文笔眼心抄》古抄本属日本明治初期古书画伪作大家西村兼文所制的古抄赝本。顾春芳先生(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在《文镜秘府论》研究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关于《文镜秘府论》对日本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静永健先生(日本九州大学)探讨了十世纪日本唐诗选集《千载佳句》的文献价值。海村惟一先生(日本福冈国际大学)以日本绝海中津禅师《蕉坚稿》为例对中日携手扶植的“五山诗论”进行了研究。

金贤珠先生(韩国外语大学)以金九容词为中心对高丽词接受中国词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刘婧先生(韩国延世大学)认为明清时期中国文人编著的朝鲜女性汉诗文献是朝鲜女性诗学理论的重要载体,在当时乃至后世对朝鲜女性诗文的创作与批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姜慧宗先生(韩国延世大学)对礼乐论和感动之问题进行了探析。

 

传统文论的继承与转型

 

如何继承传统文论,如何使之完成现代转型,如何将中国文论推向世界文论大舞台,始终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代讯先生(西南大学)指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面临深刻危机,发生了剧烈变革,其中一个关键性环节是话语方式的变革。积极推动已经展开,但尚未完成的中国文论话语方式的现代转型,对于提升中国文论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向异质文化的辐射能力,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黄念然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对中国文学批评观念的现代转型问题做了学理分析,他认为中国传统“诗文评”向现代文学批评的转化与迈进,并非完全是西方强势文论强制同化的结果,更是中国本土文学批评在同化与顺应的文化与文论运演结构中自我调整的产物。黄仁生先生(复旦大学)则基于文学古今演变的视角,对古代文论中“通变说”形成的思想基础、《文心雕龙》对“通变”理论的建构,以及文学通变理论在后世的发展影响做了细致深入的考察。

 

经过几天紧张而热烈的发言和评议,与会学者各抒己见、精彩观点迭出,对于中国文论的历史与现状、宏观与微观的诸多方面议题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进行了研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视角、新方法,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思考,展现了中国文论研究广阔繁荣的前景。

闭幕式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黄霖先生动情地回顾了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三届“复旦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情况。黄霖先生认为,过去总体上是西方文论话语处于强势地位,不断消解着中国固有文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摆脱了以西律中的心态,注意进行平等的中西文论对话与交融,这是发扬光大中国文论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将复旦、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国文论研究,生生不息地深入发展下去。

 

 

开幕式照片

第一排左起黄霖教授 文科处杨志刚处长 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 复旦大学林尚立副校长 美国王靖宇教授 日本兴膳宏教授
第二排左起香港大学詹杭伦教授 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 韩国全南大学李腾渊教授 复旦陈思和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黄霖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

日本京都大学兴膳宏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王靖宇教授

上海社会科学院陈伯海教授

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

台湾成功大学张高评教授

台湾元智大学王润华教授

与会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