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451012日,“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及加拿大总理哈珀、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等向大会发来贺函,对叶嘉莹先生多年来为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崇高敬意。

叶嘉莹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上世纪中期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获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任中央文史馆唯一的外籍馆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1979年开始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三十多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数百场古典诗词的专题讲演。同时她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台湾地区等全球各地的讲坛上。200812月,叶嘉莹荣膺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词指出:“叶嘉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12月叶嘉莹获得了“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被称许为“在世界文化之大坐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三十余所海内外高校,中国社科院、台湾“中研院”等六个科研院所,美国马里兰州立图书馆、台湾图书馆等数个海内外文献典藏机构,中华书局、北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数家图书出版机构,中华诗词学会、中华吟诵学会、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都有代表出席。中国韵文学会、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等也发来贺信。

此次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诗学理论研究”、“传统吟诵与教育研究”、“叶嘉莹教授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诗学理论研究

 

本次会议涉及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诸多问题。中山大学彭玉平认为“忧世”才是王国维诗学的终极目的。王国维的词特别是其自赏的词往往集中表现其政治关怀,所以政治隐喻是考察其文学之精神和现实意义不可忽略的重要维度。南开大学孙克强提出了对于清词“中兴”的认识。他认为目前学界对于清词“中兴”的理解是模糊不清的,很多学人受严迪昌《清词史》的误导而以清初为“中兴”,这是错误的。他明确指出,浙西词派的创立是清词中兴的标志,而常州词派的创立则是清词中兴的深化。上海大学董乃斌则揭示并阐述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叙事成分和因素,认为“唐以后历朝历代所有文学体裁也都表现出抒情传统同叙事传统既交集又独立,在并存和各自起伏中互动互益的态势”。澳门大学施议对则对旧世纪的词学研究,即要词学而不要学词,离开文本,好为空论的研究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新世纪词学只有纠正旧世纪词学的失误,实现由变到正的转换,才能走上继续发展的道路。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陶文鹏针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某些弊端,提出要立足于文本的文学性,谨慎运用西方的文论,勿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时还要增强论文的耐读性。其观点得到了在场学者的普遍认同。

 

二、传统吟诵与教育研究

 

叶嘉莹先生多年来始终大力推广复兴传统吟诵。河南大学华锋认为新时期的吟诵有多种形式,先生所坚持的是传统吟诵,是经典的和本色的,值得大力推广。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则倡议传统吟诵、普通话吟诵和新吟唱三者并行。更多学者关注吟诵在学校中的普及情况。台湾辅仁大学齐晓枫介绍了近六十年台湾各大学校诗社进行诗歌吟诵活动的概况。著名吟诵专家,台湾辅仁大学孙永忠则概述了台湾近30年吟唱文化演变与辅仁大学的各项努力与反思。先生认为:“在推动古典诗词吟唱时,只要基本理念不变,从俗求雅,是可行的策略。”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曹利云则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探讨传统吟诵。她认为在中学推介吟诵存在社会认同与教育环境、审美观念与传承形式、教材选择与师资培养、教学设计与课时安排等诸多疑难,并对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内蒙古师范大学陆有富认为吟诵教学改变了传统古典诗歌只注重字句、意象、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和理解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南开大学刘畅教授和赵季教授则对韩国汉诗吟诵作了介绍,以期与中国传统吟诵相互发明。张培峰教授从吟诵与音乐之关系溯源,认为大乘佛教音声继承了华夏古乐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三、叶嘉莹教授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研究

 

关于叶先生诗词曲创作,华东师范大学曾庆雨结合叶氏词作讨论了蕴含其中的“弱德之美”的发展过程,而对于叶先生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学者讨论最为热烈。四川大学缪元朗认为:“先生中西贯通的学术修养,与先生长期以来的融通中西的学术观念的高度一致性,才是其合作的更阔大的学术观念基础。”台湾东海大学周世箴则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探讨了先生的诗歌理论。他将叶氏对诗歌评说传统之独到见解、诗歌韵律效应的敏锐认知等方面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加以实例印证与论述。“中央大学”汪荣祖结合叶氏生平探讨了迦陵诗学之源流;泰国皇太后大学徐志啸着眼于叶氏援西方理论释中国文学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认为“叶嘉莹在运用西方理论和方法解析中国古代诗词时,从宏观着眼,由微观入手,宏微观相结合,梳理了一系列的中西诗学观念,且对其作了比较对照,让我们清楚认识了西方理论和方法在解析中国传统诗学特别是词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这对我们进一步加深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蕴有着很大帮助”。河北科技大学吴晓枫则着重探讨迦陵词学阐释中的生命美学思想及超越。

511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施吉瑞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台湾“中研院”林玫仪研究员、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扬忠研究员等分别作研讨会主题发言。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陶文鹏研究员、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王健教授、台湾图书馆特藏部主任俞小明、叶嘉莹先生女儿赵言慧等作会议总结发言。各位学者继续肯定了叶嘉莹先生在治学、创作、教育等诸多领域内的显著成就,对本次会议成功举办表示赞赏。俞小明女士则介绍了此前在台湾举办庆贺叶先生九十寿诞的展览情况。赵言慧女士代表叶先生家属,对国家和南开大学以及各界朋友、弟子等对叶先生多年来的关爱和支持表示感谢;叶先生更表示要“继续努力工作”,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回应。

会议期间,白先勇、席慕蓉先后举行了专题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叶嘉莹教授手稿、著作暨影像展”也在南开大学第二主教学楼公开展览,共计展出了253叶嘉莹先生手稿、著作、师友墨宝和叶先生各时期的照片,可谓是叶先生精彩人生的见证。

 

“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照片

 

 

 

陈洪教授主持开幕式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先生致辞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先生致辞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致辞

白先勇先生致辞

席慕蓉女士致辞

叶嘉莹教授致辞

叶嘉莹教授手稿暨生平影像展揭幕

会场一

会场二

会场三

大会主题发言,主席台右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玫仪研究员,

右二为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右三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施吉瑞教授,

右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扬忠研究员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施吉瑞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发言

台湾大学教授齐益寿发言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林玫仪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陶文鹏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扬忠发言

北京大学教授葛晓音发言

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王建发言

叶嘉莹教授致谢

叶嘉莹先生闭幕式致谢

 

叶嘉莹教授早期照片

 

1943年與顧隨先生(前坐者)及同班同學在顧家合影,後排右二為葉嘉瑩

1945年大学毕业学位照

1948年南下前夕与学生合影

1962年與臺大中文系同學合影,第三排中立者為葉嘉瑩

1965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生谢师宴上,

钱斯亮校长(左二)告知将派叶先生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讲学之事

1970年代攝於哈佛燕京研究室

 

1979年首次来南开讲学与李霁野先生夫妇

1980年代在成都與繆鉞先生(右)合影 

1987年唐宋词系列讲座

1999年在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大楼前留影

2000年在澳門國際詞學研討會上

顾随先生批点叶嘉莹词作

顾随先生批点叶嘉莹曲作

台静农先生手迹

听顾随先生讲课笔记原件

听顾随先生讲课笔记原件02

周祖谟先生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