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文学遗产》古代小说研究论坛(2014)”会议综述

  

       20141024-26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和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遗产》古代小说研究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六十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参与研讨。大会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李剑国教授主持,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宁宗一教授、鲁德才教授、《文学遗产》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竺青研究员分别致辞。陈洪教授首先介绍了天津与南开的深厚历史。宁宗一教授谈及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问题。鲁德才教授指出小说研究应当秉持符合小说发生实际的严谨态度与科学方法。竺青研究员表示,在《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之际举古代小说论坛,是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守望传统,凝聚心力,传承开拓,使《文学遗产》真正成为中国小说高质量、高水准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

  与会学者通过主题发言、分组讨论与评议等形式,就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与思路、小说观念与文体、小说版本、小说理论批评、域外有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其中,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刘勇强教授、潘建国教授,复旦大学陈维昭教授,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孟昭连教授等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方面: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与新思路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渐受重视,也出现了一些力作。这次会议亦是论坛的关注热点之一。其中,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认为,互文性对透视文本的传承性并分析由此形成的叙事特征有着启发意义。并以话本小说为例论析了话本小说的互文性,指出互文性可成为把握话本小说的某些文本特点,阐释其叙事策略的一个新角度。上海财经大学李桂奎教授认为,对传统小说进行互文性研究能够实现多重学术超越,对关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研究、古今演变研究及文学史重写研究提出了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张袁月博士指出,从新视角审视晚清小说中的非经典作品,当可发现其独特价值,即历史视角下的图谱构建价值、地域视角下的文化保存价值及群体视角下的互文对照价值。上海财经大学马宇辉副教授考察了冯梦龙演绎唐伯虎故事的三个文本,藉此实例观照冯梦龙的虚构理论实践,以及彼时叙事理论的发展程度。同时指出,唐伯虎一笑追舟的故事在明末清初成为创作热点,风流才子形象由此典型化,具有了融通雅俗的文化意义。

   借镜叙事学理论展开古代小说研究也是本次论坛的关注点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许建平教授提出意图叙事理论的设想,并分析了意图叙事理论与行为叙事、人物分析及主题分析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陕西理工学院雷勇教授认为,褚人获在编创《隋唐演义》的过程中,既有借用前作之处,同时又大量采撷来自正史、野史、文人笔记及民间传说中的材料,将来自不同文化层面的素材融为一体,并加以扭合、加工,使得全书带上了比较鲜明的个人色彩。与传统史官叙事、民间叙事不同,《隋唐演义》体现的是一种文人化的历史叙事,从而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中央民族大学傅承洲教授从接受角度重新审视《儒林外史》,指出文人雅趣和大众审美的脱节,其根源既和《儒林外史》的题材有关,又和《儒林外史》独特的叙事特点、叙事方式有关。河北工业大学李丽平博士对照宋、元、明各朝法律,指出《水浒传》中的刺配乃推演情节的特殊方式,并与作者的叙事态度密相关联。

  《文学遗产》编辑部石雷副编审的论文追溯《隋史遗文》的成书及成书后的演变过程,通过勘察同类题材小说叙事模式、演义中心等的变化轨迹,进而考察一个特殊时期文人政治、文化心态的生态特征,表现出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南开大学陶慕宁教授从训诂、修辞的立场探讨了艳情小说称谓的界定及由此产生的概念歧异,提出对于此类小说作品应秉持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适当汲取西方相关理论以作出惬当阐释。中国人民大学王昕教授以其《聊斋志异》研究为例,主张以文化的视野和方法取代封闭的小说研究。福建师范大学涂秀虹教授讨论了《醉翁谈录》 与文学发展的地域性流变问题,由此提供了一个观照小说史的独特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倩副研究员分析了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显扬女子之才的内在动因,并指出该类小说适合以佛洛依德的白日梦&理论加以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张庆民教授介绍了汉晋之间的复生传闻,以期有助于正确解读、阐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杭州师范大学徐大军教授立足说话伎艺的文本化,进而思考早期话本的生成所基于的环境、观念诸问题。

   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借由弼马温再考辨,做了一个很好的文本细读的示范。从一个看似很小的话题切入,引发出《西游记》成书过程以及题旨解读的大问题,并以扎实的材料为依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辽宁大学赵毓龙博士考察了汉代出现的一个文化群体博物君子,认为其在中国古代小说生产与传播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人民大学李萌昀博士运用文字学与训诂学方法,重新诠释《红楼梦》中蠢物与通灵的含义,并以之为切入点,对贾宝玉思想之一端进行阐发。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龙副教授对《西游记》中一些小妖的命名进行了探讨,并对几组颇难索解的小妖命名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证,有助于对《西游记》文本内涵的解读。

   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评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伟教授的新著《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指出其从思想文化背景解读文本的优长之处,同时就该方法使用的限度进行了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叶楚炎博士指出科举关系横贯于《儒林外史》整个叙事的始终。北京大学李鹏飞副教授认为唐代小说实为一复杂整体,应深入到唐代小说史的细部去分别考察,并从多层面论析了唐代小说的繁荣原因。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冯保善教授从大众娱乐文化视角,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大众娱乐文化商品的属性以及通俗小说在明代中后期崛起的根本原因。黑龙江大学陈才训教授指出明代通俗小说与劝善运动之间渊源颇深,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善书化倾向。天津师范大学聂春艳教授介绍了明清时期儒学与理学的世俗化、实用化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辽宁大学熊明教授指出,宋江形象乃是《水浒传》对所有走上反抗主流社会道路的绿林英雄们反抗道路思考的人格化呈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夏薇博士从绘画史的角度推衍开来,论及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绘画阐释中的问题,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做了尝试。南开大学梁晓萍副教授考察了明清长篇家族小说中的花园场景,以期略窥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对于整个家族小说类型的重要意义。河北工业大学牛景丽副教授从性别视角重点剖析了《醒世姻缘传》中薛素姐的形象意义,同时论及明清家族小说中悍妇形象的话语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刘彦彦副教授对明代小说中的高德低能领袖现象进行了思想史考察,认为小说作者的创作心理受到了明代前期和中后期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并对高德低能所构成的文学效果进行了讨论。山西师范大学郭辉博士关注清末时新小说中的缠足书写,由此可窥见晚清时期审美观念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嬗变。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与文体研究


   文体以及相应的文类观念是近年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会议对这一类问题也有较多关注。如北京大学潘建国教授介绍了明刊本《新刊宋朝故事五鼠大闹东京记》的文体价值,并对“五鼠闹东京的故事流变加以梳理考察,由此展开古代俗文学发展规律及不同叙事文体特质差异的思考。广州大学纪德君教授认为,媒介嬗递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与演变的重要动因与强劲推力之一,且使小说文体的变化呈现出复杂态势。云南大学李道和教授借用古代诗赋术语大言、小言,讨论了小说流变及相关文学、文化现象。南开大学冯大建副教授考察了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诗赞韵文,认为对这类特殊文本形态的探讨,有助于明晰世本成书过程,亦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部小说所蕴涵的创作观念和文体观念。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指出,应从动态角度切入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渊源和生成原理。

   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通过考释舌耕本义,指出《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列并非口头作品,而是文人创作的案头读物。天津师范大学盛志梅副教授考辩陶真、词话之关系,对宋元以来说唱文学发展脉络中相关问题作出清理与补白,认为其对古代小说、戏曲的叙事体制与审美观念均有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教授讨论了《月月小说》的编辑意识和经营策略,并考察了吴趼人的小说观念,指出职业小说家的创作习惯和思想特点构成其小说创作的观念基础与内在动力。南开大学任增霞副编审认为时事小说的生成渊源,当与处士横议传统、杂文学观念、尊史传统诸观念密相关联。天津财经大学崔际银教授考察了李商隐的笔记小品《杂纂》,认为该著之条目标题具有小说的功能特征,其价值不容忽视。辽宁大学胡胜教授则关注西游戏,指出西游戏源远流长,在《西游记》的成书、流传过程中至关重要。杭州师范大学钟明奇教授还对谭帆教授等撰写的新著《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很好地探寻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本然状态与民族特征,对传统小说研究的系统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小说文献与小说理论批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介绍了日本东京所见两部《红楼梦》刻本情况,认为其为进一步探寻《红楼梦》木刻本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版本资料。天津师范大学赵建忠教授则介绍了百花文艺出版社新近影印出版的《石头记》;庚寅抄本的情况。南京师范大学陆林教授辑录其新发现的金圣叹佚作,并补入语录一类,为金圣叹研究进一步夯实了文献基础。复旦大学陈维昭教授讨论了评点本身所具有的叙事功能,进而提出小说史述模式的设置应以故事的意义生成的历史为依据。 

  福建师范大学刘海燕教授考察了建阳刊小说评点本,指出评点本在通俗小说发展中具有一定价值。暨南大学王进驹教授介绍了红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索隐派著作《石头记微言》,从而开启了系统的索隐红学的进程。许昌学院姜荣刚博士从明末招安历史及舆论的全面梳理入手,指出金圣叹腰斩评改《水浒传》乃明清之际时代思潮下的产物。暨南大学罗立群教授对唐传奇名篇《虬髯客传》的版本问题进行了探究,并结合版本流传、作者署名与文献著录诸情况考察了该传奇的作者问题。中国武警学院[廊坊] 基础部陈国军教授介绍了明代万历时期一部重要的小说选本《清谈万选》,对其版本、出版时间、编者及来源作出新的推论。四川师范大学汪燕岗副教授则介绍了一部新见清代文言小说《茗余新话》。


域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介绍了国外第一部《金瓶梅》全译本加布伦兹德译本《金瓶梅》手稿的新发现,澄清了《金瓶梅》在欧洲翻译、流传中的一些误解。北京语言大学段江丽教授介绍了日译本《绘本通俗三国志》,认为此版本对于《三国演义》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聚宝副教授介绍了蒙古国所藏明清小说蒙古文古旧译本概况,并揭示其学术价值。此外,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副教授还讨论了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与西洋小说中译的比较,指出中西文学交流存在双向性和不平衡性。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孙勇进副教授关注《三国演义》与朝鲜王朝关羽崇拜间的关联,认为朝鲜王朝关羽崇拜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勃兴和内涵演变过程,壬辰战争后的关王崇拜已带有《三国演义》的影响印记,由此可以引出一些颇有意味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王燕副教授介绍了明末清初的一部木鱼书《花笺记》的包令译本概况,讨论了该译作对于包令声誉及《花笺记》海外传播的助力,并分析了《花笺记》在中西方的不同境遇及原因。

此外,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大陆地区新时期以来的古代小说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认为古代小说研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与视野,在通代与断代研究、小说作家作品个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长期保持了小说研究的显学地位。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研究领域多专家名家而少大家、学术成果原创性与影响力相对不足等问题。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就各研究论题展开了十分认真的讨论,畅所欲言,时有争辩迸发的火花,彰显出中青年学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活跃的学术热情。与会代表还纷纷对《文学遗产》长期以来扶持中青年学者的学术贡献,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之情。

                                                 (南开大学文学院  任增霞)


 

与会学者合影


开幕式(李剑国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陈洪教授致欢迎辞)


 开幕式(宁宗一教授致辞)


开幕式(鲁德才教授致辞)


开幕式(竺青研究员致辞)


 开幕式会场


 李建国教授  陶慕宁教授


  陶慕宁教授


  周明初教授


  苗怀明教授


  廖可斌教授


  傅承洲教授


  陈维昭教授


   雷勇教授


 刘勇强教授


  徐大军教授


 孟昭连教授


 涂秀虹教授


 分会场讨论


分会场讨论


分会场讨论


分会场讨论


分会场讨论


  陆林教授


  陈洪教授


  陈洪教授


  许建平教授


  潘建国教授


闭幕式总结发言  陈国军教授


 闭幕式总结发言  宋丽娟副教授


  闭幕式  竺青研究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