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2014年绵阳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了纪念欧阳修诞辰1007周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欧阳修研究,由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主办,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承办,绵阳市巴蜀文化传播公司、绵阳市新南湖乐园有限公司、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绵阳市第一中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绵阳市南湖六一山庄协办的2014年绵阳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欧阳修出生地四川绵阳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井冈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中华书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宝岛台湾以及韩国的专家学者,包括欧阳氏宗亲代表、绵阳欧阳修文化研究会会员共160人汇聚绵阳,共研欧学,切磋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李德书教授主持,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洪本健教授宣布开幕,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廖高翔先生致开幕词。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参事室主任蔡竞,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绵阳市文广局长马宗舜等领导到会讲话祝贺。台湾师范大学王基伦教授、香港书艺会理事姜赵玉莲博士、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杨兆贵博士、韩国培材大学教养教育部赵殷尚博士分别代表嘉宾致辞。洪本健会长说,在欧阳修的出生地绵阳召开纪念欧公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发扬、传承欧公的学术伟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欧学研究尚需向史学、经学等方面深入拓展,为宋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两位名誉会长中华书局资深编审刘尚荣、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李逸安和暨南大学教授邓乔彬、四川大学教授祝尚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王基伦、西南科技大学教授李德书等六位先生分别从欧阳修著作版本探索、欧阳修的文道观、文章风格、绵阳的欧阳修文化发展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

自2007年中国欧阳修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分别于安徽阜阳、滁州,上海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江西吉安等地举办了多次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是绵阳继2004年欧阳修学术研讨会、2007年纪念欧阳修诞辰千年学术研讨会之后召开的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篇,参会人数、论文篇数都超过往届规模。与会学者围绕欧阳修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史学、经学、书画学等各个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时有交锋,气氛热烈。兹将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一、欧阳修生平与思想研究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欧阳修的研究也离不开对其生平和思想的探讨。汤毓良(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欧阳修父子与绵州》强调欧阳修的出生地绵州对欧阳修研究的重要意义。王秀云(台湾世新大学)《欧阳修六一形成考论》认为六一的定名有一过程,欧阳修对生活情调的珍视有很大一部分源于白居易,但比白居易更彻底。张景孔、张文兴(青州市方志办、青州市档案馆)《宽简优游思颖论欧阳修知青州》,论述了欧阳修在青州的为政事迹、诗文创作以及晚年思归颍州的心路历程。李丛昕(安徽蚌埠市人大常委会)《范词<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考析》考证分析了范、欧二人晚年的交往情形。吴增辉(河北科技大学)《从学术分歧到政治矛盾欧阳修与王安石关系述论》,以欧、王二人对文、道关系和政治见解的差异性为切入点,揭示出北宋政治与学术演变的内部关系。刘学智(自由撰稿人)《试论欧阳修与苏轼的师生关系》强调欧阳修与苏轼的师生关系对彼此的文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罗超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天圣、明道间欧阳修与洛中七友八老交友考述》认为,欧阳修与七友、八老的交往为其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王秋生(安徽阜阳市方志办)《焦千之考》考证了欧阳修对其弟子焦千之文学创作的影响。欧明俊(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欧阳修交游综论》,从计算机科学图论中得到启发,以欧阳修与钱惟演、吕公著等人的交游为节点,探析其人情网络背后的真实细节,还原欧阳修的本真形象,弥补研究中宏大叙事的不足。从交游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欧阳修文学创作背后的深层内涵,刘文传(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欧阳修与包拯、狄青的友谊及被后人的误解》,分析了欧阳修与包拯、狄青这一文一武之间的关系,廓清了后人对三人关系的误解。夷陵是一个对欧阳修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张明华(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谪宦谁知是胜游从欧阳修夷陵赴任的经历看宋人的谪宦之游》认为,贬谪夷陵为欧阳修的文学生涯增添了新的成就,从他的游赏、交游、纪游中能够发现宋人特有的旷达情怀。交游也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诞生,李强(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欧阳修周边文人研究之一:谢绛及其文学创作》认为欧阳修与谢绛亦师亦友,欧阳修佩服谢绛诗中之风骨,对其多有借鉴。吕肖奂(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欧阳修与杜衍的南都唱和析论》,通过分析欧、杜及五老会在南都的唱和之诗,认识欧阳修多重身份下的文学创作历程,是对欧阳修研究的深化、细化。程杰、程宇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欧阳修在滁州的文化影响以欧阳修遗迹为中心》,截取中唐至宋初、北宋庆历、北宋晚期、南宋四个阶段,分析了欧阳修对滁州的文化贡献及影响,认为滁州山水激发了欧阳修的创作热情。

欧阳修经学、史学功底深厚,金、元学术界对他的评价不一。王永(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金元学术界对欧阳修经史论著的讨论》勾勒出欧阳修的经学、史学成就,从王若虚的史学评论出发,探讨金、元史学界对欧阳修的接受情况。刘德清、刘菊芳(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欧阳修的道义担当与道义之乐》认为,欧阳修的文章道德深刻影响了宋代的文学、经学、史学等领域,他既有道义担当意识,又享受道义之乐。廖高翔《欧阳修的人品、文品与官品》从人品、文品、官品三个角度肯定欧阳修为人、为文、为官的品位。刘文、蒲永康(四川梓潼县委党校)《欧阳修的廉政言行及其影响初探》论述了欧阳修的家风及慎友精神对他的廉洁奉公具有重要作用。黄惠运(江西庐陵文化研究中心)《欧阳修的历史观》详细分析了欧阳修的史学思想。李德书、刘文传《欧阳修对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将欧阳修定位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强调欧阳修在文学、史学、金石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二、欧阳修诗、文理论及创作研究

 

欧阳修诗、文理论独具特色,影响深远。林宜陵(台湾东吴大学)《欧阳修<六一诗话>的政治价值》认为《六一诗话》是以诗话表达政治理念的先声,论文分别从创作的政治背景、表达的政治观点、具备的政治价值三方面探讨了《六一诗话》的政治功用。邱瑰华(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欧阳修<谢氏诗序>的文学史料价值》,通过对《谢氏诗序》的史料分析,指出,欧阳修的诗歌批评理论具有宣扬母教之功、推赏幽静的淑女之风、哀叹女子不幸的特色。祝尚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再论欧阳修的文道观》认为,欧阳修批驳了李诩的《性诠》、刘敞的人性论以及当时的天命观、性命论等,肯定欧阳修将儒家的圣人之道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使文、道辩证统一。成玮(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道之二分与文之二分欧阳修文道关系思想新论》认为,欧阳修将道分为两层,一为本源之道,一为具体之道,而文受道影响,不仅表现在内容层面,更进而表现在风格层面。刘城(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欧阳修与韩柳、韩李并称》认为,欧阳修以韩李替代韩柳,体现了他文道合一的独特观念。潘殊闲(西华大学人文学院)《论欧阳修文学批评的象喻特色》指出,欧阳修的文学批评具有象喻特点,而运用象喻手法能够更加生动的展现欧阳修文学批评的说服力及表现力。

作为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诗、词、文各体皆工。洪本健《我国首部由个人大量信件结集刊刻的<书简>欧阳修<书简>略论》,指出欧阳修书简数量远超前人,在论政、论文、论学之外,有大量篇幅短小、落笔随性、事涉琐细、情悰显露的信简,展现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欧阳修形象,从中可见其心路历程和创作历程。王安石评论欧阳修文章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学者对此习焉不察,王基伦(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系)《论欧阳修文之清音幽韵》论证清音幽韵和贬谪文人的心态有关,探讨了欧阳修有哪些文章符合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进而得知王安石善于分辨出欧阳修有不同的文章写作技巧,肯定欧阳修能写出人生不得志时的悲苦心情,带来令人同情共感而又别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崔际银(天津财经大学中文系)《试述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方式》,概括出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征即记述对象广泛、情意表达真挚、文体借鉴多样等。刘越峰(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欧阳修散文缓的风格特征》,以一缓字概括出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征即文章结构层层递进、长短句相间调整语气、虚字运用增多等,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作用和影响。欧阳修散文承续了儒家思想,杨兆贵、赵殷尚(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韩国培材大学教养教育部)《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儒家思想》以《醉翁亭记》为例,探讨了欧阳修散文中仁者爱人、尊礼而乐的儒家思想,凸显文以载道的儒学精神,肯定欧阳修在散文创作中较好地平衡了文道关系。陈冬根(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欧阳修<朋党论>新说》指出《朋党论》反映出了欧阳修的朋党观,是加速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曾敏(江西会昌县文化馆)《试论欧阳修对其朋党观的反思》认为欧阳修在庆历党争之后对朋党观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倾向于宽简的行政方略。作家熊小庆《浅析欧阳修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式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强调指出欧阳修是宋代中国式古典浪漫主义的旗手。姜守恩(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中学教育中欧阳修其选文探析》,从台湾中学课本选录欧阳修散文的情况入手,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欧阳修古文的不同看法。欧阳萦雪、欧阳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欧文选>欧阳修文的选注诠次》通过作者所著《三欧文选》一书中所选欧阳修的15篇文章,论证了《三欧文选》选入这些文章的原因和意义。刘尚荣(中华书局)《<居士集>校订漫谈》认为,当代学者校订《居士集》主要以中华书局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本为参考,而李本与洪本各具特色,都对校订《居士集》具有独特贡献。

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欧阳修采莲词论略》将欧阳修现存14首采莲词作为基点,对比分析,解读欧阳修采莲词与采莲歌舞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围绕采莲的主题。许伯卿(常州大学)《论欧阳修词学观及其词的诗化倾向》从功能、抒情、审美、属性四方面论证欧词具有诗化倾向,使词进一步雅化,开创了士大夫的豪放词风。赵永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欧阳修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叙事性简论》认为欧阳修《采桑子》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多角度描绘了颍州西湖美景,达到了作者心灵与词作的高度契合。顾宝林、丁功谊(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清前期欧阳修<朝中措bull;平山堂>一体的追和接受》认为欧阳修《朝中措》一词在清代前期备受模仿,既体现了欧词对后世的影响,也表现出了清代前期词人的词体意识。欧阳明亮、罗超华(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对欧阳修词的解读及其词学意义》,重新解读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欧阳修词的评价,肯定欧词意胜、情真的精神追求。

 

三、欧阳修文学渊源与影响研究

 

欧阳修的文学创作博采众家之长,涉及面广,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与会学者对欧阳修文学渊源及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蒋志(绵阳师范学院)《李白与欧阳修》认为欧阳修继承发扬了李白忠君爱民的思想,吸收借鉴了李白诗歌的不同风格并创造出属于自身的诗风。熊礼汇(武汉大学文学院)《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超越》强调,欧阳修在继承韩愈散文艺术精神的同时,对其新儒家散文有所超越,取其平易,去其怪奇,创造出以诗为文、以辞赋为文和以骈文为文、重用虚字等的古文表现手法。凌郁之(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从柳开到欧阳修:北宋古文雅正观的确立》认为,欧阳修折中古今,确立了古文雅正的地位,不同于柳开、石介等人,欧阳修将人品与文品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古文风貌。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深刻影响当时和后世文学,崔铭(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欧阳修与宋代戏谑诗风的兴起》认为欧阳修为追求诗歌新变将戏谑之文风渗透进诗作,以此表达自身诗歌主张,其戏谑诗风影响了梅尧臣、蔡襄等诗人,促进了宋代诗风的革新。朱迎平(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谈谈放翁笔下的醉翁》指出陆游十分推崇欧阳修,曾经追踪过欧阳修的遗迹,征考过欧阳修的诗文,追记过欧阳修的功绩。高利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欧阳修和陆游的牡丹书写》认为欧阳修、陆游对牡丹的书写是全方位的,欧阳修的牡丹诗、文首开风气,赋予陆游牡丹书写以新的内涵和特色,反映出宋人审美趣尚的嬗变。林怡(福建省委党校文史部)《经典何以永恒论闽人对欧阳修其人其文的传承》,从地域文化视角,通过欧阳修与闽地的几位大家如蔡襄、朱熹、林雨化的对比,强调欧阳修和气文风对闽地文人的影响。李杰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跨文本传播》认为《醉翁亭记》的跨文本传播有利于促进其经典化,从而更好地打破文学与艺术的界限。张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东阳论欧说略》认为李东阳不仅肯定欧阳修文宗的地位,还认同其散文风格,提出了欧学概念。裘新江(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欧阳修笔下的菱溪大石与贾宝玉》,将欧阳修笔下的菱溪大石看作《红楼梦》顽石的原型,认为曹雪芹深受欧阳修的影响。欧阳健、欧阳萦雪《<全宋文>遗珠管窥》,从史书、家谱、方志中辑得欧阳中立、欧阳忞等九人十四篇文章,以补《全宋文》之所遗,从中亦见欧阳修的影响。

与会专家还探讨了欧阳修书画学方面的成就。文师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所表现的书法理论观念》认为《集古录跋尾》真实记录了欧阳修的书法理论观念,他把格调和人品作为品评书法的重要标准;推崇唐代书法,为宋代书风不振而忧虑;指出书家创作时矜持与不用意两种心态对书法作品优劣有直接影响。张家壮(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欧阳修的晋唐书学观以<集古录跋尾>为中心的讨论》,也探讨了欧阳修的书学观。顾大朋(浙江外国语学院)《临池足逸神挥翰得真趣欧阳修书学论著中的养生之道》将欧阳修的书学观与养生之道相结合,从赏书、学书、作书三方面揭示出宋代以书法养生的深远影响。姜赵玉莲(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香港书艺会理事)《欧阳修尺牍书迹考》以欧阳修的五幅尺牍为切入点,按照书迹年代排序,探析欧阳修的书法审美观,进而从尺牍内容认识其交游情况,以字观人,以字观文。邓乔彬、夏令伟(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欧阳修对宋代绘画的影响》认为绘画应该意高于形,强调画家和鉴赏者都应当本着自然的态度忘形得意。欧阳修的绘画主张影响了许多宋代文人画家。与会专家还就如何挖掘欧阳修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程宇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绵州六一堂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考证了六一堂的起源、兴废,并论证其文化意义。李逸安《打造绵阳欧公文化主题公园之我见》、《绵阳六一堂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两文论证了打造绵阳欧公主题公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开发建设六一堂提出了极为宝贵的设想。

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副会长、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刘德清教授作学术总结,认为此次会议特色突出:参会人数、论文篇数均超过了以往历次欧会,规模大,代表性强,论文质量高。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学者加入欧阳修研究队伍,是欧学研究的新鲜血液,也是欧学研究的希望所在。欧学研究不是黄昏产业,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强国是必由之路。欧阳修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文人学者,又是封建太平时代文人士大夫处世为人的人格典范,值得今人走近。我们要努力让欧阳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书画家们也以自己的作品来表示对欧阳修的缅怀。与会人员到南湖六一堂举行了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绵阳研究基地、绵阳市欧阳修文化研究会的揭牌仪式和纪念欧阳修诞辰1007周年的祭祀典礼活动,参观了绵阳一中欧阳修出生地。会议上还发行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标点、洪本健教授笺注的《新见欧阳修九十六篇书简笺注》和刘文传先生编著的《欧阳修情传<六一词>品读》等新书。

会议期间,洪本健会长还主持召开了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常务理事会,选举增补了四川大学吕肖奂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诸葛忆兵教授为副会长,淮北师范大学邱瑰华教授、上海商学院李强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赵永建教授、同济大学副教授崔铭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永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刘越峰博士等为常务理事。

总之,本次会议认真务实,严肃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视野和理论深度。与会专家热烈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可喜可贺。这代表着欧阳修学术研究事业愈加繁盛,正朝着更广、更深的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邓乔彬教授大会发言


大会闭幕式上 左起:黄治纲先生 刘文传先生 李逸安教授 刘德 清教授 洪本健教授 刘尚荣编审 李德书教授 欧明俊教授


左起:祝尚书教授 洪本健教授 凌郁之教授 许伯卿教授


欧阳修出生地合影 左起:台湾王秀雲教授 欧明俊教授 韩国赵殷尚教授 洪本健教授 台湾王基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