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宫廷、贵族、官僚:失落的上层文学世界”古典文学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2016年6月4号至5号,由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宫廷、贵族、官僚:失落的上层文学世界”古典文学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郑州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这次研讨会规模较小,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与会的每位青年学者,不仅要提交切合会议主旨的单篇论文,还必须为与自己研究领域相近的另一篇论文撰写书面评议,相关评议同样编订成集。根据议题的不同,会议分为四场,每场由一位学者担任主持人,四至五位学者宣读论文,并接受同领域学者在已有书面评议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批评,随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会议特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陆扬教授作为嘉宾,与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周明初教授、胡可先教授合作,分别从历史学、文学两个不同的学科维度,对青年学者的发言作总结评议。

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楼含松教授致开幕辞。第一场以“知识与精神的世界”为核心议题,由林岩(华中师范大学)担任主持人。程苏东(北京大学)的《从贵族仪轨到布衣文本:战国<诗>学功能演变初探》,透过先秦汉初文献中“诗礼乐”、“诗书”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论述《诗》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代,由仪式性的礼乐载体,转变成具有多义性的阐释文本。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该文注意到了周秦汉之际六艺之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即《诗》的使用逐渐从公共领域转到了私人领域。但对《左传》文本中“歌诗”、“颂诗”、“赋诗”是否存在表演上的差别,表示疑问。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与政治的分途——刘歆与早期学术的转型》,以探寻刘歆之死的真相为切入点,论述了两汉之际经学、数术、方技等学术知识的专门化,强调中国学术的上古、中古之裂变,正在两汉之际。王允亮(郑州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该文从两汉之际的政治与谶言入手,注意到刘歆在两汉学风转变中的关键作用。但关于“学术与政治的分途”的提法,特别是如何理解“学术”一词的客观性,仍可商榷。蔡丹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谶言、玄意、佛理:十六国胡族新贵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呈现》,论述了胡族新贵在爱好谶讳、方术、魏晋玄学、佛理之学的过程中,获得了可与汉族文化士人对话的能力与学养,并不断塑造与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徐俪成(复旦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该文强调胡族上层精神世界背后隐藏的,是西晋遗留的中下层士人文化底蕴,填补了西晋文化向北朝发展过程中的裂缝。建议在“五胡”各族风俗与谶讳文化的相似处之上,进一步探讨胡汉文化融合的复杂机制。侯体健(复旦大学)的《四六类书与晚宋骈文的知识世界》,介绍了五种专门性四六类书的编纂体例与内容,论述了骈文在晚宋发生的知识性转向,指出当时典故、体式等文学知识,已成为日常社交中的文字工具,其实质是四六创作从上层士人下移到民间社会。叶晔(浙江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该文通过梳理散联警语、典藻故实、官职地理、诸式活套四大知识板块,有效地建构起南宋下层四六创作与其文本素材之间的知识关系。建议在讨论骈文的知识性转向时,将官僚士大夫与普通文人的日常社交创作区分开来,且有必要区别不同知识板块之应用场域的受众群体及其广泛程度。

会议第二场以“身份、权力与阶层流动”为核心议题,由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担任主持人。林晓光(浙江大学)的《齐高帝遗诏“布衣素族”再探——六朝贵族文化中的“寒”“素”观念及其表达》,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论证“素”之观念并不是稳固地对应同一社会阶层与身份,而是在贵族社会的流动中迎合各类场合的不同需求。李猛(复旦大学)在评议中,建议在征引士人自称、他称及相关史论材料之外,还可关注诏敕等官方文献中称呼世族的用语。另外,“素”之文化和学养方面的意义,也可作深入探讨。马里扬(上海师范大学)的《陈师道<秋怀十首>释证——元祐士大夫中“士”的处境与思想》,对《秋怀》组诗的创作时间,提出了新的观点,论述了陈师道不忘天下的“不仕”心境、对学问根柢的关心、对黄庭坚成为“贵者”的深切期望、劝前辈苏轼退隐等复杂思想,指出陈师道通过组诗之结构,系统地表达了他对“士”的整体理解。咸晓婷(浙江大学)在评议中指出,将诗歌与人事一一落实对应的考释方法,有潜在的风险,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林岩(华中师范大学)的《晚年陆游的乡居与自我意识——兼及南宋“退居型士大夫”的提出》,从陆游晚年诗歌中使用的“退士”、“退居”、“隐”等词的频度切入,将“退居型士大夫”定义为虽居乡里但仍享有全国性声望的士人,这一概念符合陆游晚年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而与之相伴的“归耕”,也是唐宋社会转型后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必然选择。侯体健(复旦大学)在评议中提出,“退居型士大夫”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把握南宋士人的生存状态与文学生态,但有必要将这一概念与“乡绅”、“地方精英”两个概念作进一步辨析,以论证“退居型士大夫”概念是否具有独立价值。叶晔(浙江大学)的《诗人与奸臣:双面严嵩与明中叶上层文学秩序》,指出“上层文学”是一个以社会制度与结构为内核、受制于政治场域、拥有话语权力、突显体用功能并强调外在世界对文学的规制及相互作用的学术概念。并以严嵩的文学世界为个案,考察他前后期不同的文学立场、文学权力及所处的文学秩序。指出士大夫介入公众文学世界后掌握了新的“史权”,是严嵩奸臣形象的建构有别于前代的关键所在。项巧锋(深圳大学)在评议中提出,“史权”向有公、私之别,在史料的使用时,应作进一步的细分;严嵩扶持不同的文学流派,是否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文体导向,亦可继续深究。并就晚年严嵩的从政精力及其文学秩序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会议第三场以“文体结构与形成机制”为核心议题,由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主持人。王允亮(郑州大学)的《扬雄官箴创作及经典化问题讨论》,从州制与官制切入,重新考订了扬雄官箴的创作时间,及部分作品的归属。指出扬雄官箴经典化的原因,主要是熔铸经史的内容结构,给了作者以展现文学才能的空间,也与传统士大夫以政治为主题的日常生活相合。李晓红(中山大学)在评议中指出,据州名、官名来系年和甄别作品真伪,还需审慎,不能忽视扬雄创作中的拟古特征。李晓红(中山大学)的《谢庄<宋明堂歌>与南朝士族文化》,分析了谢庄《宋明堂歌》对“以数立言”这一文体结构的创制,论述了其创制的内在原因,是为符合郑注《周礼》对祭祀诗歌文体样式的要求,与宋孝武朝礼乐制作的“复古与创新”密切相关,说明南朝士族对歌诗文体样式、传统仪礼性文本的重视。程苏东(北京大学)在评议中指出,“五”或为土之生数而非成数,谢庄五帝歌辞之数,或用阴阳而非生成。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的《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论述了宋代发解试策问与省试策问篇幅渐长、结构由骈转散和作者主观立场由隐而显的形态变化,兼论殿试策问的程式化、骈散结合、视角和措辞趋于宏观的独特形态。林岩(华中师范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还可从殿试策问中反映的国家政治变动、策问的暗示性提问、策问内容与评判标准等几个层面进行考察。李慈瑶(宁波大学)的《明代科举试表的文学性考察》,介绍了明代四六表之文学体性的发展趋势,对明中叶以前四六表的程式化倾向与模式性写作有所发掘。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在评议中,对该文提出的科举四六表的“文学化追求”表示了疑问,认为不能以今天的文学观念去衡量古代的科举考试。项巧锋(深圳大学)的《浅论清初上层士大夫的生平与文章书写的形成机制、文章观》,以翰林院官员文集的编纂为切入点,论述了程式化的时文写作在士人备考、教学、交游中的主流位置,指出从生平轨迹来看,多数词臣的文体书写模式,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已经基本定型。李慈瑶(浙江大学)在评议中指出,论文题目所界定的“清初”在文中并不明确,以戴名世作为清初上层士大夫文学的考察个案,是否妥当,亦可斟酌。

会议第四场以“书写形态与表演现场”为核心议题,由颜子楠(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主持人。徐俪成(复旦大学)的《文才与权力——汉唐间的捷才展演》,详叙汉唐间即席创作的表演性质,及公文捷才创作的体式和表达效果,而这类文学现象的背后,正是文才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徐樑(上海师范大学)在评议中指出,捷才故事有较明显的叙事语言特征,不能完全把文字记载当作历史现实的映射,建议结合创作文本本身来谈论捷才现象。徐樑(上海师范大学)的《东晋后期山水诗兴盛原因之新探——东晋时期文学语言自下而上的流动》,以谢灵运的五言山水诗为分析对象,认为东晋后期山水诗的兴起缘由,主要是诗人对山水景物的兴趣与回应,以及五言诗写作中“一句二文”句式的出现,另与擅长文学的门阀氏族陈郡谢氏进入了政治中心从而引导潮流有关。林晓光(浙江大学)在评议中,就山水、玄言与东晋文学的多元化面貌等几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青年学者应发扬在具体诗文、史料的解读分析上的优势。李猛(复旦大学)的《从“诗”到“谶”:南北朝帝王诗歌的创作、传播与被建构——以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诗为线索》,叙述了“诗”与“诗谶”在帝王诗歌形成及传播流变中的转换过程,及其在文学、文献学与史学层面的多重意义。蔡丹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书面评议中,指出该文留意到了残诗的丰富历史内涵和思想内涵。对文章结构和材料使用的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论文中的论述逻辑和历史逻辑问题,提出了细节上的商榷意见。咸晓婷(浙江大学)的《唐代士大夫寄赠诗的书写体式及其在别集中的变貌》,详细分析了寄赠诗的三种原始书写体式,在与传世文献对比后,梳理出唐诗在编入别集过程中存在删启、补题、加注等方法与原则。刘成国(浙江工业大学)在书面评议中指出,很多敦煌写本只是写手对文人诗歌的抄录,后世石刻中的唐诗亦非唐代原石,能否重回唐诗书写、寄送、编辑的历史场景,有待商榷。

在研讨会的自由讨论环节中,青年学者们针对“上层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学术意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本的程式化书写、文本生成与知识结构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论辩。陆扬、周明初、胡可先三位教授亦对相关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到具体讨论当中。会议在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胡可先教授的闭幕致辞中圆满结束。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的问题导向突出,提交的论文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所有时段。学术关注点包括文学的仪式化、程式化、经典化,文学世界的建构与转型,不同阶层文学之间的流动关系,政治场域与文体功能的关系等。议题前沿,内涵丰富,批评激烈,是古典文学研究界青年学者之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一次多元展示。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柔嘉



 

陆 扬



楼含松



周明初



胡可先



程苏东



徐建委



林 岩



方笑一



侯体健



马里扬



王允亮



李晓红



颜子楠



项巧锋



李慈瑶



徐 樑



李 猛



徐俪成



叶 晔



林晓光



咸晓婷



会 场



与会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