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上午,哈佛大学东亚系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宇文所安教授和田晓菲教授,联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听众主要来自我院相关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北京高校部分教师、还有一些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学者以及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将近百人。演讲会由文学研究所刘跃进研究员主持。
1宇文所安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长达五十年,他的研究成果多数已经翻译介绍到中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近年来,他致力于杜甫诗歌全集的英译工作,将杜甫的1400首存世作品悉数译为英文,蔚为大观,备受瞩目。这次演讲的主题是“用诗思考:杜甫对‘秩序’的思索”。作者从《解闷十二首》这一组诗入手,探幽索隐,展现杜甫如何用诗歌进行观察和思考,展示出诗人的家国情怀。
1《解闷十二首》是杜甫寓居夔州时的名作,细致描述了当地的地形、风俗和食物。宇文所安教授从组诗第一首中“溪女得钱留白鱼”一句谈起,由具体的食物和货物为线索,指出“白鱼”是本地的物产,而“钱”则象征着统一帝国的力量。国力强盛时期,钱币和食物都是顺畅流通的,同样的情形,诗歌的创作也是随时流通的。所有这些,有帝国管理体系的保障,不存在问题。但也不可否认,帝国的货物,诗人的创作,也存在着不通、不传的窘迫。譬如第十首中的“荔枝”意象,着重于表达“京中应见无颜色”,透露出国家从地方获取资源的不通。诗人流寓秦蜀,对安史之乱破坏西北西南经济,割断食物供应和知识的流通,确实有着切身体会。正是在“通”和“不通”的对比之中,宇文所安教授探讨了《解闷》十二首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并对这一组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作了全新的阐释。
1最后,宇文所安教授引用叶燮《原诗》所言:“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他认为,对于一个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诗歌是思考其复杂性的一个方式。
1田晓菲教授首先介绍了她近年来致力于的多个研究方向:无论是汉魏六朝文学,还是晚清诗歌,都展现了她对古代社会治与乱、盛与衰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她的写作,也集中于展现诗人从稳定到流离,如何在社会变乱中书写个人创伤和记忆。
田晓菲教授的演讲主题是“金陵帝王州:南朝宫廷诗歌里的皇权再现与帝国想像”,由宫廷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构建王城和皇权,重新理解和评估宫廷诗歌的价值和地位。田教授认为,君王和普通人并无二致,其权力来自于他人对君王身份地位的认知与认同;“金陵帝王州”的印象,也同样出自于诗人的建构。宋文帝、江夏王刘义恭和颜延之所作的《登景阳楼诗》,是所知现存最早的君臣唱和诗作,其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诗人的不同身份在诗歌写作时的重要影响。颜延之对帝国、都城和天子的描绘,也直接影响了庾信的诗歌创作。
刘跃进研究员在总结中指出,二位教授演讲的中心词是“帝国”,一是真实的帝国,一是想象的帝国。宇文所安教授讨论的是真实帝国中杜甫的家国情怀,他不仅有父系的诗学传承,也有母系的王室血脉。所以,他的家国情怀格外真切感人。田晓菲教授讨论的是帝国想象中的诗歌创作。她通过对诗歌背后历史的钩稽和对文本的字句细读,引导研究者重新重视宫廷文人的创作,思考他们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刘跃进特别指出,当代研究已经突破了长期以来围绕着理论探讨和文献考订孰轻孰重的无谓争执,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文本细读需要有文献的支撑。而细读的目的,还是为了解读文本背后的思想。在这里,文本细读、文献考订、理论思索,三者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李芳)
会 场
哈佛大学东亚系宇文所安教授
哈佛大学东亚系田晓菲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党委书记、研究员
会 场
会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