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2016年10月28日—3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东亚文献与文学中的佛教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共征集到论文62篇。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韩国、印度、中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佛教文学、文献学研究专家出席会议。其中,既有著名学者项楚、孙昌武等成就卓著的老一代专家,又有风头正劲的中坚砥柱和初涉学林的青年才俊。三代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议议题展开了深入地讨论:
一、 佛教与文学
学者们从三个方面对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做了精深论述:
(一)文学作品中的佛教世界
白美安(Megan Bryson,美国田纳西大学)研究了《白国因由》中的佛教书写,对我们了解云南地区的民族佛教大有裨益;戴路(复旦大学)以疏文为例,考察了南宋五山禅林的四六书写,揭示出禅林的新动向;方新蓉(西华师范大学)比较了宋代文人六祖赞与僧人六祖赞在逻辑与历史上的不同之处;黄绎勳(台湾佛光大学)从雪窦重显禅师的机语、詩文、书信等作品中把握禅师对故乡四川的特殊情感;房锐(四川师范大学)关注到清末民初日人山川早水巴蜀游记对四川佛教的书写;孔令彬(韩山师范学院)对清代小说中“替僧”形象做了专题研究;李继明(中山大学/莱比锡大学)以广东地方说唱木鱼书为例,研究了观音身世的世俗化和地方化;罗宁(西南交通大学)考察了高僧懒残的故事及其形象在唐宋之演变;朴永焕(韩国东国大学)从《锦溪日记》谈到鲁认对佛教的态度;邵颖涛(西北大学)以玄奘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到玄奘返唐后的心态变化;尹富(四川大学)以地藏诞、点地灯為例研究了诗文作品中的佛教节日与仪式;周西波(台湾嘉义大学)注意到宋人笔记小说中大量的前身故事,及其背后的佛道教影响;郑阿财(四川大学/台湾南华大学)以九想观诗为中心,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无常思想。
(二)佛教典籍的文学特质
陈龙(忻州师范学院)认为“清凉三传”性质不一,《续清凉传》具有鲜明的游记文学性,并且蕴含着独特的文学特色;王立(大连大学)研究了中古汉译佛典中 “被杀前获救”这一母题,关注到佛教典籍与文学母题的关系;王晴慧(台湾亚洲大学)在符号学视域下对文学性极强的汉译佛传典籍做了新的解读;斋藤智宽(日本东北大学)注意到《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籍语言风格的差异。张家豪(台湾中正大学)分析了《大唐西域记》中佛传书写的模式、特色与意涵;张煜(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过对《长阿含经》中的譬喻、故事的研究揭示出《长阿含经》所具有的文学性。
(三)佛教与文学理论
李瑄(四川大学)认为竟陵派所提倡的“古人精神”受到佛教佛性论的影响;刘卫林(香港城市大学)关注到天台宗对诗僧皎然诗学理论的影响;普慧(四川大学)认为文学性灵说的形成受到了本土思想的助澜,但其根源在佛教,而其发轫则远在南北朝之时;张硕(信阳师范学院)关注到了南宋临济宗诗僧在诗学理论以及创作实践上的变革;左志南(西南民族大学)认为佛禅观照方式运用的变化对北宋中后期诗风的流变有重要影响。
二、佛教文献的考论
文献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次会议多位学者把焦点集中在佛教文献的考证与研究上。陈道贵(安徽大学)对杜诗中“天棘”、“双峰”、“七祖”何指歧解与“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寓意歧见梳理考辨,力图恢复杜诗本意;陈淑萍(台湾成功大学)考证了《法门名义集》的作者、写作年代并对该书诸种敦煌写本做了比较研究;李幸玲、窦敏慧(台湾师范大学)通过比较《增一阿含经》与《弥勒上生经》,探讨了弥勒形象在两部经中的演变;胡孝忠(山东大学)注意到了兖州兴隆寺塔的出土文物,特别是碑铭文献的宗教和学术价值;简凯廷(台湾清华大学)对比了印光本《清凉山志》与他本之差异,揭示出印光法师的编纂意图;康保成(中山大学)通过对“色”、“部色”、“脚色”的词源考释指出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对我国戏剧有着深刻的影响;雷汉卿(四川大学)指出无著道忠禅师禅宗文献俗语词训释的学术价值亟待挖掘;刘林魁(宝鸡文理学院)从编纂与成书、同书异名、版本流变、学术价值等四个方面对《集古今佛道论衡》一书做出研究;牛建科(山东大学)通过对《叹异抄》文本的细读,对 “恶人”所指提出了更为全面、合理的解释;谭伟(四川大学)对《祖堂集》所载十二首文人诗颂进行了考究;汤君(四川师范大学)关注到西夏文《大宝集经》的整理问题;王汝娟(复旦大学)对南宋虎丘派僧人的语录、灯录、笔记、诗文等作品的流传、版本、著录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辨整理;王早娟(西北大学)从对“薝葡”一词的考察入手谈到了汉语词汇所指的时代性问题;阳清(云南师范大学)考察了北魏慧生行记的诸种相关文献,发掘了慧生行记文献所具有的较为明显的叙事特性和文学意义;周裕锴(四川大学)梳理了宋僧“庵堂道号”的情况,并对其做了符号学阐释;张淘(四川大学)介绍了假名抄《山谷诗集抄》,认为假名抄产生的时期可能早于某些汉文抄。以上考论皆细致周密,足见作者学识之深。此外,安东平(Christoph Anderl,比利时根特大学)介绍了根特大学中古汉语数据库,储晓军(安徽师范大学)整理并著录了网络所见日本内阁文库藏佛教典籍,刘亚丁(四川大学)介绍了佛教文献在俄罗斯的翻译研究情况。三位学者涉猎广泛,资料收集殷实,对了解佛教文献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情况有极大的帮助。
三、佛教与中国政治、思想之关系
本次会议还有学者结合佛教文献与世俗文献,对佛教与中国政治、思想之关系做出研究。李芳民(西北大学)考察了隋唐帝王佛教态度与佛教政策的变化对关中地区佛教寺院创设、发展、兴衰的影响;廖肇亨(台湾“中研院”)对清初首位汉僧国师憨璞性聪做了个案研究;沈扬(常州大学)以宋真宗“以西湖为放生池”事件为例关注到宋初世俗政权与地方宗教间的合作问题;张朝富(四川大学)认为法庆与高昙晟的大乘起事利用的是佛本生信仰,而非弥勒信仰;孙昌武(南开大学)从思想史入手,探讨了儒、释交流对“中庸”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孙尚勇(四川大学)认为仲长统反专制皇权的思想得之于佛教的平等思想。
四、 佛教的国际交流
曹逸梅(常熟理工学院)从黄庭坚诗歌中的白鸥意象谈起,论及其对日本五山禅林诗歌的典范影响;库玛尔(Arun Kumar,印度新那烂陀大学)对比研究了中国盂兰盆节与印度等国的祖先节;李海涛(山东大学)梳理了中国禅学在韩国的流传与嬗变;刘家幸(台湾“中研院”)以日本分紫山福济寺中心,探讨了渡日华僧的异国交流问题;衣川贤次(日本花园大学)介绍了元代旅日高僧一山一宁禅师的偈颂和书法艺术;張艮(赣南师范大学)研究了高丽僧统义天在华求法的情况,揭示出当时中国的佛教状况。
本次会议,有几位学者虽未临会,也拨冗属文,提出高见:
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对汉文佛典中“无在”一词做了详细考证;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通过考察“机关木人”、“愚公移山”的佛教源头,为《列子》成书于西晋提供了更多的佐证;冯国栋(浙江大学)对宋代译经制度做出了新考;高文强(武汉大学)关注到中古文学汉字声韵批评的佛教因缘;李祥林(四川大学)从性别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化佛教的柔性气质;王红梅(西华师范大学)关注到了西域佛教文学;许蔚(上海社会科学院)探讨了《先天斛食祭炼幽科》中的禅宗公案。
经过两天时间的讨论,本次会议完成了各项议题,达到了相互交流借鉴的预期目标,为东亚文献与文学中的佛教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是一次成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杨刚 陈宪良)
開幕式
分組討論
四川大學項楚教授
南開大學孫昌武教授
四川大學 台灣南華大學鄭阿財教授
四川大學張弘(普慧)教授
日本花園大學衣川賢次教授
韓國東國大學朴永煥教授
美國田納西大學Megan Bryson(白美安)教授
比利時根特大學Christoph Anderl(安東平)教授
四川大學周裕鍇教授
台灣“中研院”廖肇亨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劉衛林教授
印度那爛陀佛教大學Arun Kumar Yadav(庫瑪爾)教授
中山大學康保成教授
安徽大學陳道貴教授
大連大學王立教授
西北大學李芳民教授
大會合影
您是第 12199716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