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百年选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2018年8月3-5日,由“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东亚古典研究会参办的“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选》学: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六十余所高校、研究单位及出版机构的约一百二十名代表齐赴燕园,共同回顾与展望现代“《文选》学”研究的历史与未来。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傅刚表示,中国正在开展一场民族文化复兴的大业,我们可以通过对具体的中国古代典籍的学习和研究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坚守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百年来“《文选》学”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的任务迫在眉睫。回顾百年的“选学”发展,历史证明了“《文选》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在开幕辞中认为,这种持久的生命力不但来源于《文选》的研究人员,也来自于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大本营,更在于研究人员覆盖老、中、青三代,并建立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视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左东岭还对未来提出了加强《文选》研究者与《文心雕龙》研究者之深入交流的期待。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八十余篇,按照大会报告和四个会场依次进行讨论,涉及的内容包括:《文选》学史研究、《文选》文本研究、《文选》文献学研究、《文选》与先唐文学研究,以及曹道衡先生纪念专题。

 

一、《文选》学史研究兼曹道衡先生纪念专题

 

由唐至今的《文选》接受史梳理,正充分响应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华东师范大学丁红旗梳理了《文选》自编成至隋唐的接受、发展过程,指出这一时期的《文选》从浮出、发展到在制度层面确定的经典化历程;河南大学郭宝军则运用考古学对过程的考察方法,分析了“选学妖孽”口号在实际传播中的生成过程与形成原因;河南科技学院刘锋《文选科举学引论》则认为可以通过《文选》在科举中的地位演变,以及科举对《文选》接受流传的影响,以上研究均为细化分析《文选》之经典化现象做出尝试。北京外国语大学罗静关注《文选》的海外翻译情况,介绍了奥地利汉学家赞克《文选》翻译的版本、传播以及前人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借助翻译与介绍,实现《文选》国际化的思考方向。归纳前人选学研究方法,总结现当代研究面貌,是本次会议的一大重点和特色。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游志诚关注刘咸炘“双文学”的研究方法,即以《文选》与《文心雕龙》互参互证之法,台湾勤益科技大学徐华中则指出傅山解读《文选》敢于下己意,开发前人未提到的地方,是为“第三意”的解读方式。前人研习《文选》之方法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值得今人多加留意。此外,香港岭南大学汪春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南江涛、日本庆应大学张明杰、长春师范学院陈延嘉、河南大学王立群则分别对朱绪曾、王同愈、罗振玉、黄侃、王运熙等在《文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就进行了介绍。郑州大学刘志伟《中国文选学研究与当代“文选学”发展史》通过对历届“文选学”年会论文的研究,重点梳理了八十年代至今约四十年“选学”的研究发展,探讨了《文选》学会和海内外“选学”的发展关系。

 

二、《文选》文本研究

 

《文选》作品的细读与分析,一直是研究《文选》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也是回归原典、细读原典的治学方法之体现。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张月《<文选>咏史诗新探——历史记忆与左思<咏史>》专门考察左思《咏史》作品,指出左思为诗裁史,通过剪辑、改造历史人物故事,从而塑造了影响后世的文化符号。清华大学孙明君认为《洛神赋》是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了曹植痛苦的心路历程;厦门大学胡旭、北京大学刘美蕙从时代背景、文献来源与文本内部三个方面,考辨《文选》上书类中所收三篇托名枚乘邹阳的作品,关注了历史人物和文本之间的互动生成过程。商丘学院樊荣对比了《喻巴蜀檄》和《难蜀父老》二文,集宁师范学院李俊则细读《报任少卿书》,均富有独特的见解。借助文本细读的工作,随着材料和角度的转变,《文选》作品选录标准等现象得以被重新审视。南京大学程章灿《杂体诗三十首与<文选>》试图将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理解为一部“文学总集”,以此重新界定中古时期的“总集”概念。扬州大学宋展云和长春师范大学王大恒同样关注了江淹《杂体诗》的研究价值和文体分类意识。中国传媒大学钟涛将《女史箴》放在两晋箴文创作背景之下,思考《文选》录入的原因以及张华创作女史箴的态度。广西师范大学尹玉珊则注意到阮瑀作为章表书记创作很有名望的大家,《文选》中的收录作品却很少的现象,由此推论可能与文献亡佚的情况有关。台湾“清华大学”王楚则以为萧统在《文选》中舍“封禅”而以“符命”为类名,当反映出萧统更关注申说符命、宣扬正统,而轻视实际封禅典礼的观念。云南民族大学徐中原还探讨了《文选》背后的学术思想;辽宁师范大学高明峰则对“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选录标准作出思考。在《文选》各类文体中,赋体被编排在第一位,本次会议涌现了一批关注赋作的论文。北京大学钱志熙《汉魏六朝诗赋整体论抉隐》重点分析了“诗赋”现象。陕西师范大学杨晓斌则以《<文选>篇题的流动性与稳固性》为题,考察了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和左思《三都赋》的篇题演变过程及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日本九州大学栗山雅央和首都师范大学踪训国则分别对《幽通赋》曹大家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吴沂澐关注的是《文选》中游览赋的书写,借王粲《登楼赋》与鲍照《芜城赋》探索都邑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特征与联系。台湾“清华大学”朱晓海通过细读《论赭白马赋》,指出颜延之在士人文化史上所具有的考察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张富春则由解读《由天台山赋》认为孙绰实为连接支遁与孙登的重要桥梁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郜同麟则考察了十五条汉代文、赋中的字词问题,以期做出更为合理的校勘和训释。

《文选》收录的各类文体作品,为辨析文体提供了有利条件。首都师范大学冷卫国《试论中古辞赋与奏议的关系》讨论奏议当中的赋化问题,强调中国是杂文学、大文学的观念,与西方的纯文学观念不同,因此中国古代的应用性文体与非应用性文体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复旦大学陈特强调了不同文论家的文学史叙述会有不同的文体侧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佳则指出《文选》中难、设论与对问三种文体的关系非常密切,源头当来自先秦的语体。针对历代文集“赋前诗后”这一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光兴从文献与目录学、文学史与学术文化史三个部分展开思考,指出《文选》的甲赋乙诗体例并非梁人制定,《文章流别集》已经如此安排。湖南师范大学徐昌盛《早期总集的生成与演进:从邺中集到文章流别集》一文勾勒从《邺中集》到《文章流别集》的百年发展历史,强调了文学集会与史学编纂对总集形成与文体理论发展的影响。

 

三、《文选》文献学研究

 

近现代以来《文选》新材料的发现,为研究《文选》注甚至是唐前《文选》的原貌提供了可能,也相应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次《文选》文献学相关的研究覆盖了《文选》善注体例、引书、音注、《文选集注》及《文选》诸多版本等具体话题,且出现了不少崭新的讨论。关于《文选》注释问题的讨论,包括征引文献考辨,注释条目甄别等,郑州大学刘群栋《从<文选>李善注论<列子>并非伪书》、广西师范大学力之《<文选·两都赋>题下李善注辨证论》、复旦大学赵建成《李善<文选>注引书义例考》、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王翠红《<文选>李善注“再见从省”义例探微》、北京大学吴相锦《李善注引<论语>及各家注考论》等文均专门考察了《文选》李善注。北京大学傅刚《<文选>用<汉书>证》、苏州大学张珊《<文选>李善注引<汉书>刍议》则分别关注了《文选》、李善注与《汉书》的关系。在《文选》版本的介绍和研究当中,《文选集注》最受关注。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学郑月超指出《文选集注》诸残卷之源头应当是本自金泽文库所藏本,因此通过藏书的金泽北条氏为线索,得以考察《文选集注》在流入日本之后的流传和收藏情况。而东洋文库所藏《文选集注》于2015年由勉城出版社出版了彩色高清原寸版,日本九州大学静永健阅读过后,针对《文选集注》中的卷五九部分内容为例,介绍了新出彩色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华侨大学王玮从刊刻缘由、底本选择、选学价值三个方面对尤袤本《文选》进行分析;国家图书馆刘明则细致比对了足利学校藏本和绍兴二十八年题记本两种明州本,并分析了明州本《文选》版本生成之中的文本选择问题。北京大学高薇《从“母本”到“变本”:萧<选>旧貌之构建尝试》一文则希望通过敦煌本和日藏白文钞本之间的对校,通过分析一批刻本内部难以被察觉的异文,为探寻萧统《文选》三十卷本原貌作出尝试。还有关于《文选》相关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浙江大学胡可先通过新出22方墓志,考述《文选》注者李善世系事迹;佳木斯大学董宏钰注意到2017年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的《封燕然山铭》摩崖石刻,有助于修正《文选》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讹误。

《文选》李善音注是李善注本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时代明确的中古音义材料。郑州大学韩丹《文选李善音注的版本演变》一文考察了《文选》前八卷诸版本中所存全部音注,通过音切用字分析,注音位置比较和数量统计,归纳出各本李善音注的特点,以及与他家音注羼乱的类型和原因,并藉此反观尤刻李善单注本的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邹德文和江苏大学吴晓峰分别从汉语语音史和语料价值的角度指出,要研究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绝不可以忽视《文选》的存在。《文选》注释与汉语史的研究之互动关系,同样值得深入挖掘。

 

四、《文选》与先唐文学研究

 

考察文本异文,采用新颖角度,以分析先唐文学,是本次会议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亮点。中国人民大学蔡丹君《谶纬思想与东汉明章之际的礼乐改革》从《文选·东都赋》的一处异文“正雅乐”与“予乐”之别入手,发现“予”根据谶纬文献所改,当与东汉明帝礼乐改革活动有关。而诗歌异文产生原因有很多,有不明致讹误、擅自改动等,音韵不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大学杜晓勤在阅读汉魏六朝诗歌时整理了百余个例子,撰成《汉魏六朝诗歌韵脚字异文校考》一文。此外,有运用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者,如南京大学童岭《梁陈之际的文学典籍流传——以建康、江陵及襄阳三地为中心》采用六朝时期的地域视角,展示了“后三国”时代文学流传的大三角与小三角关系,强调了后梁境内对《文选》的重视。上海师范大学陆路考察了今鄂湘地区的郢州、雍州、荆州与湘州四大文化区在六朝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暨南大学王京州则以出游的经历与阮籍《咏怀诗》联系起来分析;北京教育学院张亚新则以嵇康的活动轨迹推测其在七人之中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也有运用音乐学、传播学、知识学等角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范子烨《喉啭、胡笳与长啸——对繁钦<与魏文帝笺>和成公绥<啸赋>》一文解释了“长啸”这种古老的音乐现象,指出中古时代的很多善长啸者都是胡人或胡人后裔,而“呼麦”即浩林·潮尔,意为喉咙发出的两个以上的和声,并现场展示了口弦琴等乐器实物、进行了“呼麦”与乐器表演。南京大学于溯《宣传:中古文学的另一个开端》考察了曹操的周公乐府和建安以来的征伐诗赋,具有军事宣传和政治宣传的特点,因而认为宣传是文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北京大学程苏东通过考察司马迁的公羊学知识背景,指出《太史公自叙》的书写方式具有权变色彩;中山大学许云和重点考辨刘令娴三首被误解的诗歌,认为呈现出刘令娴敦诗守礼的道德形象。

本次会议上还有4篇论文涉及陶渊明研究,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卞东波《诗与杂传:陶渊明与魏晋高士传》、常州大学边利丰《<文选·陶征士诔并序>“文取指达”说平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卫绍生《从五柳先生到六一居士》和武汉大学钟书林《萧统与陶渊明的文学史地位》。此外,西北大学任雅芳《由<古风>组诗看李白创作、编集对<文选>的因与革》以《古风》组诗为例考察李白对《文选》的学习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罗宁《旧题萧统<锦带书>辨伪》从版本流传、文风和典故等角度推测《锦带书》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作品。

恰值“中国《文选》研究学会”首任会长曹道衡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本次会议特设曹道衡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专题。河南大学王立群《从现代<文选>学史的角度看曹道衡先生的<文选>研究中》梳理了曹道衡先生关于《文选》成书研究、文本研究、与钟嵘《诗品》及江淹《杂体诗》的互相关系等研究。西北大学孟飞《曹道衡先生陶渊明研究述评》一文考察了曹道衡先生对陶渊明研究的五篇重要论文,指出了曹先生在陶渊明研究中的贡献。与会学者纷纷回顾自己与曹先生的求教、交往经历,一致表示曹道衡先生是我国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也是一位对晚辈循循善诱的忠厚长者,对《文选》研究、《文选》学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经过《文选》学会理事会讨论商定,下一届年会将于2020年由常州大学主办。

 

 

                                    (北京大学  高  薇)



开幕式



傅刚教授



刘跃进研究员、王立群教授



钱志熙教授



陈延嘉教授



胡可先教授 



刘志伟教授



分会场(一)



分会场(二)



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