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2019年11月2—3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返本开新:明清诗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与会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乔治城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交论文四十余篇。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雁平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相继致辞。徐兴无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成熟的时期,而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离不开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尤其是诗文,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平民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文学,并非唐宋诗文的余波。刘跃进在书面发言中表示(马昕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开掘出众多的新兴研究领域,明清诗文研究便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个方面。如果说对明清时期俗文学的研究代表“五四”以来现代学术的突出成就,那么,对明清诗文研究价值的发现,则可谓是当代学术的一项新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明清诗文研究走上“快车道”,相关的基础文献得到整理,学术成果层出不穷,重大课题屡有建树,后辈人才不断涌现,为整个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劲有力的“增长点”。研究好明清诗文,不仅是对古典文学审美范式的全面总结与理论升华,也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有效回应及对未来文化中国的热切展望。与会学者围绕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明清诗文与时代变革。明清是距离当代最近的时代,时代变革与诗文的关系值得深思。例如,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聚焦于元明之际“台阁”与“山林”的文坛地位升降,认为元代文坛大都是台阁与山林兼顾,入明之后山林文学逐渐被轻视,明初台阁文风以“鸣盛”为主,区别于永乐之后台阁体倡导教化、追求平和的主旨。周明初(浙江大学)认为晚明万历年间至清初康熙年间是古代文学的一座复合型的高峰,文学现象异常丰富,而且突破了以往以朝代为断限的文学史叙述模式。马亚中、蒋淑香(苏州大学)指出,以文言为语言基础,以中国传统诗歌规范为主导的翻译诗歌——文言译诗曾活跃于近代诗坛,其早期以传教士的宗教性翻译为主,而随着西学东渐,中国译者参与进来,逐渐由非文学目的的翻译转变为文学目的的翻译。陆胤(北京大学)将清末新教育中的“古诗歌”放置在清代蒙学诗教和诗选评注的脉络中,考察其背景、缘起与兴废,进而反思晚清以降新式文学教育中的问题。蒋寅(华南师范大学)指出,写作的日常化和艺术的平庸化是明清诗歌区别于前代的最大特点,诗歌写作面临着将如何抵抗日常经验的风蚀而保持新鲜感的问题,清代诗人分别从扩大题材、改变写法以及提高写作难度三个方向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使古典诗歌在其夕阳时代拓展出较前代更为广阔的情感表现空间。
二、对经典作品、重要作家、重要文学观念的再思考。例如,曹虹(南京大学)探讨清代骈文史上,“自然”之义进入骈文学审美内核的过程与特征。陈水云(武汉大学)指出,“厚”是晚清词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最初主要针对浙派创作的空滑而提出,此后逐渐生出“柔厚”“温厚”“忠厚”等意义。何宗美(西南大学)探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明人”观与明代诗文批评》。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认为,清廷以“清正雅正”为官方衡文标准,是为了让士子具备他们所期望的道德修养,并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趋于醇正。张兵(西北师范大学)考察了云间诗派代表人物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的交游过程以及他们在“国变”之际的人生走向。郑利华(复旦大学)重新梳理了谢榛诗学的两个重要层面——声律说和情景说。
三、明清文体学研究。例如,何诗海、陈露(中山大学)《明清史传入集的文体学考察》认为明清总集编纂,打破《文选》以来不节录经、史、子著作的传统,大量收录史传文,甚至出现了不少专录《左传》《史记》的文章选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对四部藩篱的突破;辨体批评的需要;叙事文地位的崛起。
四、流派、结社、地域与明清文学研究的拓展。例如,方盛良(安徽大学)认为,吴闿生《左传微》继承了桐城派从《左传》中阐释义理和文法的传统。其借用纪事本末体例,改变以往分年割裂的做法,为《左传》提供了新的义理解读可能。其提出的文法“四端”与“正言若反”“诡词”等观点,则证明了文法在阐释义理之外还具有自身的文学独立性。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讨论台阁文人在戒慎恐惧的理学纲领的指导下,形成了“性情之正”的诗学理论、明道与鸣盛的文学主张,进而发展出平淡之美、清乐之境、平远之景的审美模式。但这种审美文化具有排他性、简单化等特征,约束了台阁文人的创作,最终导致台阁美学的倾覆。上原德子(日本立命馆大学)考察了几社成立之前由松江文人结成的“十八子社”。陈书录(南京师范大学)认为,元末明初的宋濂与商贾的互动是其“文道合一”文学思想的动因之一,明中期的王阳明力倡通商惠商、“四民同道”,特别是将“儒商”精神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明后期的徐渭、屠隆与商贾互动中触发文学启蒙思想,清代浙诗派与商贾互动中平添诗歌的清逸之气,这些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大致勾画出明清浙江文学演变的轨迹。罗时进(苏州大学)认为,《海虞诗苑》的编纂从康乾时代开始,出现了一种“编纂角力”的现象。这一现象往往形成于社会基层,表现于人际之间、家族之间和市镇之间。
五、明清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例如,冯乾(南京大学)考订出《笠者词稿》作者的姓名与生平,并探讨其创作模式及其与陈维崧《湖海楼词》的关系,从创作的角度深入阐述了陈维崧词的经典化问题。李欣锡(台湾清华大学)探讨了钱谦益《有学集》诸多注本的版本问题。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发掘出姚鼐的四篇重要佚文,并借此对其诗学思想与文章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沙先一、杨楚楚(江苏师范大学)讨论了《国朝词雅》的编纂及其与清代前中期词坛的关系。徐雁平(南京大学)借由萧穆日记稿本,从文学史、书籍史、地域文化等角度考察了桐城派的发展机制。
六、文学史与书籍史、艺术史研究。方秀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欲望之主体:清代女性阅读主题的视觉与文本再现》、何予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亚细亚”的介入——明代、清初地理文献与认知情绪》、毛文芳(台湾中正大学)《逸乐文本的多重对话:清初两幅〈三好图〉的观看》、刘重喜《“意即是法”:冯班的书学和诗学》、莫崇毅《“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争锋与融通——以禅理为背景的二重结构论》等论文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七、明清诗文与东亚汉文学。卞东波(南京大学)指出,受到荻生徂来“萱园学派”的影响,特别是萱园派对李攀龙、王世贞文学思想的推重,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产生了以宫维翰《明李王七言律解》、井通熙《明七子诗解》、宇野明霞《嘉靖七子近体集》、中条允《明七子诗掌故》为代表的明七子诗集注本。这些注本体现折衷派实证的学风以及释事兼释意的特征,呈现出新的注释风尚。
本次会议特设圆桌会议环节,以“明清诗文研究再出发”为讨论主题,由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蒋寅认为,清代诗学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思考古典诗学和现代诗学的关系,也就是中国诗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过程。现有谈论“现代性”概念的研究使用的多是文学以外的材料,应更加关注中国本土的文学言说方式,从文学本身来谈现代性。简锦松(台湾中山大学)呼吁借助相关机构的力量对明人文集进行更完备、更全面的出版。当我们面对更多的材料时,会改变现有的研究范式。何予明指出,画作与诗文同样具有视觉性和物质性特征,因此绘画研究与诗文研究并不隔膜,在方法上也完全能够互补。张寅彭(上海大学)指出,目前对清诗总体评价的研究趋于停滞,而存世诗话情况亦较为复杂,由此凸显清诗话全面汇编点校的意义。上原德子提及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现状,指出日本研究明清文学中小说较多,诗文研究尚缺乏资金与人力,而文献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加强与中国学界的合作。林宗正(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认为,不要把清诗研究变成历史研究,而应从文学层面重视清诗的语言特色;也不要把清诗研究等同于唐宋诗研究,要重视清诗所独具的时代属性和社会背景。王基伦(台湾师范大学)认为,应更重视存世但未经整理的清代文学材料,尤其是评点资料。清代文学研究者不能停留在文学层面,学术视野需要扩大。张伯伟(南京大学)提出,面对新材料,一定要从中提炼出新问题,而不能以固化的思维,形成研究的套路。
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明清诗文研究的活力与潜力。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明清诗文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把握新的时代机遇,积极进取,稳步推进,明清诗文研究势必会开拓出全新的学术格局。
(南京大学文学院 尧育飞、张何斌、顾一凡、杨珂)
您是第 12199399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