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郑鑫 李静
2021年7月17日至18日,“第九届中国词学研究会年会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六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的致辞中,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从词学基础文献建设、域外词集文献、词别集的整理笺注、词话类文献、词律词谱的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词研究、民国词学研究几个方面总结并肯定了自上届词学年会以来词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同时指出近年来词学研究的问题在于“累积性、延展性的成果多,突破性成果少;用传统的方法多,体现新方法、新思维的成果少”,并建议古代文学学者“要注意新技术、新工具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拓展视野、转换思维、改进方法”。
两天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对自唐五代至晚清民国的词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议题涉及词史研究、词谱词调与词乐研究、词学理论与思想研究、词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词学文献研究等。
一、词史研究
词史研究范围较广、跨度较大,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就时段分布而言,唐宋词史占据主流地位,明清近代的词史研究也得到了较多关注;就研究维度而言,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断代词史与专题词史相呼应,切入角度更为多元。
群体研究方面,《花间集》及花间词人相关研究视角新颖:汪超《论花间词人的越地想象与书写》以含有江南“越地”相关意象的22首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花间词人地理认知与“越女”语汇系统、越地文本网络的自足性,总结了越地文本风貌形成原因。沈传河《<花间集>里的边塞情结》则从情感方面对“花间”20首边塞词进行多维度探究,通过对其边塞意蕴、情感、欲求的揭示,总结出《花间集》蕴含的边塞情结。王晓骊《论宋金遗民词人的文化记忆及其文学表达》、彭曙蓉《鸥鸟之念——宋元遗民词人之间的精神纽带》、黄雅莉《易代沧桑下的生命悲吟——仕金贰臣词人的创伤书写》分别以宋金、宋元之际的遗民词人和贰臣词人及其词作为研究对象,剖析政权更迭之下的词人命运与文学书写。喻宇明《淮海词社及其对淮海词人群体影响考论》、伏蒙蒙《民国小罗浮社考论》、杜运威《抗战时期天津玉澜词社考论》则从词社与词史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淮海词社、小罗浮社、玉澜词社展开考论,还原了当时的词人群体及其词学创作活动。宋秋敏《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的发展及新变》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人及其词作的发展、新变,肯定了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女性词在粤词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唐宋词人个体研究以温庭筠、苏轼、辛弃疾等词学名家及其作品的研讨为主,学者立足文本,从不同视角出发,充分挖掘研究对象之特质与词学史意义。王兆鹏、肖鹏《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现场勘查与历史钩沉》采用刑侦学、地理学等方法,对辛弃疾之词创作现场和表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明确地形地貌,探讨交通路线和交通状况对词人情感心态的影响及其在词作中的表现,钩沉其词作背后隐含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透切地理解文本多重的审美空间和丰富的情思意蕴,是回到文学现场的又一力作。沈文凡、徐婉琦《辛弃疾“沉郁顿挫”词风生成机制考论》关注辛弃疾词风生成机制,认为稼轩词直承老杜,真正传承了唐代杜甫以来“沉郁顿挫”的情感艺术特质。张梅《辛弃疾研究现状及思考》则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回顾总结了2014至2021年辛弃疾研究的成就及不足。王淋淋《论温庭筠词闺阁空间的建构》与刘淑玲《易安词的女性空间书写》关注女性闺阁空间的书写方式及其词学史意义。武晓红《温庭筠<菩萨蛮>“小山” 再考—— 一种“绘事”而非“事物”的视角》从“绘事”视角出发,对温庭筠的创作立场与写作视角做出了新的解读。赵惠俊《拟效·互文·统绪《周密<效颦十解>的“词史”内蕴》通过解析《效颦十解》的文本与写作特征,重点关注其布局结构、拟效策略及其体现的写作心态,并挖掘比较其与拟效对象、《绝妙好词》等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综合探究了承载其间的词学意图以及由此叙构出的南宋两浙江湖词人统绪,及其对清代浙西词派产生的先驱意义。魏玮《晏殊二题》对晏殊词“不言金玉”及晏殊与欧阳修的关系进行考论。郑慧霞《事与真之间:苏轼词序与词关系探微——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考察中心》则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探究苏词与词序之间的关系。郁玉英、杨剑兵《诗词离合视野下的朱敦儒词之嬗变及其词史意义》从抒情功能、表现手法、审美风格三个维度剖析朱敦儒词的嬗变,认为其是诗词离合之文体演进的典型表现,彰显着宋词词质的嬗变轨迹。张盼盼、沈文凡《“一宗四佐”:西昆体的渊源及生成》重点关注了西昆体的生成机制。
金元明清及近现代的词学名家研究方法多元,视角广阔。李春丽《词学史上的“吴蔡体”论》运用历时研究方法,梳理了词学史上对吴激、蔡松年词的认识和评价。伊然《文体交融视域下的蒲道源词》则从文体交融的视角出发,解析了元代词人蒲道源顺斋词中的类诗、曲化、类文特征。伏涛《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顾太清诗词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信息桥理论以及社会互动理论审视顾太清诗词创作,探究其诗词成就及其社会根源。王延鹏《变格与定法《万树<香胆词>与<词律>关系发覆》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万树创作与理论之间的反差,认为反差的根源在于编纂《词律》的经历使万树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了影响的焦虑。李宏哲《“竹垞昔游大同始为词”考——兼论朱彝尊入晋词创作》考察了游幕山西期间朱彝尊的创作成就及创作心态,为我们理解浙西词派的理论内涵及其推尊词体的贡献提供了重要参考。王星、龚敏《论陈匪石词的创作特色》从择调、守律、句法、用典、结构出发,全面剖析了陈匪石词的创作特色。赵郁飞《游吟新旧文学间:论冯沅君的旧体诗词写作》解析了冯沅君弃“新”图“旧”、复归传统的文学选择,认为其《四余诗》承继了杜甫“诗史”的优良传统,《四余词》则糅合了辛弃疾、姜夔的鲜明美学质素。尹亦凝《论乔大壮其人其词》从乔大壮的人生经历与具体作品入手,总结其个性特点与其词的艺术特色及二者间的联系。彭建楠《<沧海遗音集>与清季民初的词史行进》认为朱祖谋纂《沧海遗音集》聚合士大夫词,为考察清季民初的词史行进提供了超越谱系梳理的宏观视角。
专题讨论方面,张海鸥《唐宋联章词的生态、形态、叙事》认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歌唱本能和与时俱进的歌唱文化,是联章诗、词的文化生态,同时考察了联章词在唐代的文体生成和情事叙说;张仲谋、王靖懿《小语、丽语、软语:论唐宋词的修辞策略》从小语致巧、丽语取妍、软语增媚三个方面解读唐宋词的修辞特色,文章认为唐宋词的修辞策略正是词体审美特质的直接载体。陈丽丽《论佛道对宋词的渗透与影响》从佛、道二教与词的关系及其对词人心态、词作内容的影响出发,考察宋代词坛的发展走向。刘睿《论宋词雅俗问题的道德伦理根源》与刘军政《宋代雅俗审美观念影响下词的演变》立足雅俗之辨,前者着眼于道德伦理在宋词由俗文学发展为雅文学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者则从雅俗审美观念视角出发,梳理了雅俗观念在词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余敏芳《从柳耆卿体到东坡体:民俗知识认知与话语流变》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讨论了从柳永到苏轼词体风格的演变。由兴波《论黄庭坚晚年词、诗、书创作的互补》将词学与书学、诗学的互动关系引入词学研究视域,对其晚年文艺思想做出了全面而真实的把握。王靖懿《明代文化语境下咏梅词风神之变》将287首明代咏梅词置于明代特定文化语境中,以宋代咏梅词为参照,重点考察了明代咏梅词的流变与特色。兰石洪《清代题画词唱和的特点、嬗变及词史意义》对清代题画词唱和这一特定题材及其文学活动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展现了其独特之处,文章认为清代题画词唱和充分发挥了词体的抒情功能,拓展了清词意涵。
二、词谱词调词乐研究
近年来,词谱词调与词乐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相关研究在本次研讨会中也占有重要比重,与会专家从或宏观或微观的视角出发,对该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词谱研究以蔡国强《<词繫>以时代为序的编排特色之我见》为代表,文章从词谱编排意图的角度对《词繫》以时代为序的编排方式进行了定性和价值判断,对我们全面认识词谱著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词乐与词体的关系探讨构成了宏观研究的主体。李飞跃《从“琵琶第一”到“觱篥居首”——论唐宋词体演变与燕乐转型的器乐因素》从乐器特征对相应文学体裁的影响入手,文章认为唐宋乐坛的主乐器及其组合经历了从“琵琶第一”到“觱篥居首”的弦管之变,该变化与关塞新声的流行等促进了“中兴燕乐”及词乐系统由西乐东渐向北曲南渐的转变,是令词向慢词演变的音乐实践与物质基础,也是唐宋燕乐转型的重要标志。黄贤忠《唐代雅乐、俗乐、燕乐、胡乐界说与诸“乐”之融通机理——兼论“胡乐、燕乐生词说”》辨析雅乐、俗乐、燕乐、胡乐概念,从音乐理论的角度讨论所谓雅乐、清乐、胡乐等各种音乐融合的乐理机制,进而提出“胡乐、燕乐生词说”之商榷,认为南方音乐才是隋唐曲子主要音乐来源。李东宾《声辞错杂中词体文本形态的演进》关注词文本形态在其与音乐交融离合过程中的发展演进,认为“早期的词体大致经历了一个源于近体、为演唱之需而依于声律、终归于整合格律声律于一体的探索历程”。刘少坤《清代词乐理论研究成就及其词学史意义》分别梳理总结了方成培、凌廷堪、郑文焯几位词学家在词乐理论研究领域深潜广探的成果,肯定了清代词学家词乐乐理研究成果对民国以来的学者们深入破解词乐乐理与翻译《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旁谱的重要意义。刘瑶《明清词调音乐研究的学术空间》梳理了明清词调音乐研究方法与路径,并提出对于词调音乐研究中蕴含的文人、曲家创作之“技”和精神内核追求之“道”,是当代词乐研究的最终落脚之处。
具体词调及词人用调特征的研究成为微观研究的主流。杨晓霭《<渔家傲>的“翻唱”及其文体学意义》认为《渔家傲》“翻唱”“流行”的过程,为“严诗、词之辨”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歌曲翻唱在文体学上的意义。胡秋妍《唐宋大曲<剑器>考论》通过考索唐宋音乐文献中所存《剑器》舞容及乐曲宫调记载,探究大曲《剑器》的来源与沿革,考察《剑器》的音乐结构和大曲形态,揭示小曲、次曲与大曲的音乐关系,并通过唐宋人欣赏《剑器》声、乐、舞情景的还原,审视大曲《剑器》流变过程中文学形态的演变及词体的催生过程。周韬《姜夔<杏花天影>词乐、律、意关系探微》通过对姜夔之《杏花天影》音乐调式与文学寄托、词律构成、文乐协谐关系的考察,认为该词以音乐曲理巧谐词情旨趣,通过乐、律、意的完美融合,将词的“音乐文学”体性推上了审音命意兼极精工的空前高度。田玉琪、彭哲《周邦彦词<六丑>词调句拍正误》指出以《词律》《词谱》为代表的词谱著作中,对周邦彦《六丑》下片第三韵所做断句之误及其对民国至今的词人创作及词籍整理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田玉琪、王世乐《温庭筠<诉衷情>分片考析及该调词体之演变》指出从清代至今的词谱著作包括词籍整理著作中将温庭筠《诉衷情》作单片(单调)处理的错误之处,分析了该调在唐五代与两宋的词体演进历程及其体现的词乐配合关系。郭雅楠《两宋<少年游>词调探微》通过探索该词调之来源、运用统计、词调体制、题材内容,总结了《少年游》词调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规律。郑鑫《朱敦儒<樵歌>的选词用调与其词之声情》梳理朱敦儒所用词调及其源流,剖析其选声择调之声情倾向,总结词情表达与声情的关系,从词调角度论证了其清疏词风的形成及其南渡名家的词史地位。
三、词学理论与词学史研究
词学理论与词学史的研究对词学整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会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既有史的眼光,又坚守文学之本位;既有宏观视角的整体观照,又有微观层面的论证辨析。
宏观视角下的研究由宋元至现代,而以明清近现代为主。符继成、赵晓岚《论北宋后期词论中的唐宋之辨》梳理了词论中的“唐音”“宋调”之辨由苏轼及其门人至李之仪再到黄裳、李清照的流变。郭文仪《词中之影:宋词的文本特质与意象生成》从词的文体特质、审美偏好及宋人的观念变化与文化心理几个方面,讨论了宋词的“影”意象的生成过程与特有的美感特质。徐艳丽《词曲视域下的元代“乐府”概念之衍变》针对元代“乐府”含义的混乱问题,耙梳文献,对元人使用的“乐府”及相关概念作出了具体辨析,厘清了其含义及衍变。叶晔《中国“词史”传统的潜流与特立》认为“词史”的本质是对“词”“史”关系的认识及其文本表达,文章对那些在“词史”发生之前、以严格标准视之难称“词史”写作与批评的文献展开讨论,细致入微地论证了中国“词史”传统的潜流与特立。陈水云《词统观念在明末的生成与清初的建构》以明末清初词选为切入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作为一种观念的“词统”如何在明末发端再到清初逐步完成统序的建构。孙克强《民国词话的传统与新变》梳理了民国词话的传统词学要素与新派词学影响下的新气象,展现了其亮点单本闺秀词话及其对女性词学批评理论发展的重要价值。彭玉平《论词学批评学的现代发生》认为“词学批评学的核心就是努力建构一种词学观念与词史发展的融通之学”,文章追溯了词学批评学从萌芽、发生到成熟的过程,在梳理总结各时期的词学家及其代表性理论的基础上,观照其在词学现代理论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刘慧宽《近现代论词绝句的演进历程及其意义》将近现代论词绝句的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相关作品,并总结了其演变历程、演进特点及其意义。
具体词论、词学观的探究中不乏对经典词论的深度探析,如刘勇刚《“七宝楼台”与整一和谐之美》从哲学和美学的视阈观照,认为七宝楼台不容碎拆,一旦碎拆,整体的美感就会丧失殆尽。邓明静《论王世贞的“辨体”词学观》认为王世贞对词具有比较自觉的“辨体”意识,既卑视词体又炫才作词的复杂态度,使得他一方面有意识地去区分词与诗文等文体的不同,另一方面又颇为用心地去辨析词体在语言、音律、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特性。莫岸洪《论明末清初女性词评的“林下风”倾向》分析了明末清初对女性词评的“林下风”倾向之词学内涵与意义,指出该倾向与当时词坛的风气转变密切相关,但仍未突破以男性为中心的批评标准。刘红红《援书论词——试论谭献词学与书学的关系》分析了晚清词学家谭献在词学批评中援书论词的特点,彰显了谭献词论之别具一格。陈谙哲《香奁体的反思:杨维祯“古乐府”观体认》通过文献考辨的方式,对杨维祯所谓“古乐府”进行辨析梳理。马宜军《“白石传东坡衣钵”考论》从革新词品,提高词格;以诗为词,以人尊体;词境之清,词心之清三个方面检讨了词学批评史中论述苏轼与姜夔相似以及源流关系的观点。
词学史名家的研究集中于明清近代,李小雨《管窥清词“寄托”观念的嬗变——从张炎词在清代词坛的传播与接受说起》从清代词人对张炎词的接受入手,搜集清代词坛对张炎词的追和与评论等,在品鉴文本和解析词坛评论的基础上,管窥清词“寄托”理念的承递嬗变。傅宇斌《<人间词话>与常州词派词论关涉考》逐条考辨《人间词话》中常州词派词论的引用情况,充分论证了《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古代词学渊源即常州词派的观点。曾肖、梁菊玲《论<典雅词>与朱彝尊词学思想之关系》以收录南宋词人词集丛编《典雅词》为研究对象,辨析《典雅词》与朱彝尊词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文章认为《典雅词》所收词集及其序言表现出的崇雅黜俗词学思想、所收词作呈现出的较统一的雅正之风与朱彝尊推崇南宋词、倡导醇雅词风相一致。张再林《词学的“旧传统”与“新生命”——重读<杨海明词学文集>》对杨海明先生在传承词学“旧传统”和激发词学“新生命”方面的重大贡献进行了详尽梳理。潘晓雨、舒耘华《略论<唐五代两宋词简析>的内部肌理》则对刘永济的代表作从词史型的选型、梳理流派的选心、完善详备的选域、有详有略的选阵展开解析。
四、词学传播与接受研究
近年来词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视野愈发宽广、方法渐趋多元,本届词学会与会学者就古今中外典型的词学传播、交流、接受现象做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论证角度与接受场域的选择均具有创新性与拓展性。
学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跨度较大,历时分布比较均衡,研究角度的选取则各有新意。薛泉《新传播媒介背景下的宋人词学传播意识》以雕版印刷这一主流传播媒介为背景,寻绎雕版印刷与宋人词学传播意识之内在关联,发掘其深层文化内涵。许淑惠《历代对黄庭坚词之接受考察——以和韵作品为例》从西方接受理论出发,就历代追和黄庭坚词之面向进行探讨,从形式、词意、风格几个角度全面探析黄庭坚词受关注之情况。沙先一《周密<玉京秋>及其在清代接受考论》全面梳理了周密《玉京秋》词在清代的版本流传与和作情况。马大勇《“绝调更有人和”:纳兰词影响史之检视及其词史坐标之重估》择取影响史维度,从多个棱面对纳兰影响史予以扫描。惠联芳《略论夏承焘对姜夔词的接受》从旨趣宗尚、词调运用、经典语句化用几个方面探讨夏承焘在词创作方面对姜夔词的接受,梳理姜夔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嬗变。刘晓丽、杨雨《晚清民国报刊与李清照的接受》及徐燕婷《报刊专栏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女性词的传播——以<词学季刊>为例》选择民国时期的新媒介报刊为切入点,刘、杨之文对李清照在晚清民国的接受情况及其社会文化根源展开论述,徐文以《词学季刊》为例,分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女性词经由《词学季刊》女子词录专栏、词坛消息专栏向社会大众传播的概况与影响。袁晓聪《论南唐词在现代传播与接受的文化意蕴》以文化意蕴为核心,从文化思潮及其影响下的文学文体观念等方面入手,对南唐词在现代传播与接受机制展开了周密剖析。舒耘华《当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与传播探究》从当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传承方式及传播作用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域外交流、传播、接受的研究对象则集中于日韩两国,程郁缀《明治时期中日诗人交往诗词唱和初探——以森槐南与孙君异的诗词唱和为例》对著名汉学家及汉诗词作家森槐南与清朝填词作家孙君异的诗词唱和做了详尽的梳理论述,展现了日本明治时代词坛巨擘的横溢之才华和雅量之襟怀。王睿《水原父子与中日词学交流》由水原父子的家学与师承入手,梳理其与中国词学界的交流经历,总结了水原琴窗的填词特点及水原渭江的词学理论,展现了父子二人在中日词学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杨传庆《作词与否:朝鲜半岛词文学创作观念梳论》认为朝鲜半岛词文学对词体格律的突破,以及未能形成自身的本色风格,与半岛文人词文学创作观念紧密相关。文章从“音异律严,强效不成体”“声音之异非所患”“反艳语,重教化”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全面阐释了朝鲜半岛词文学面貌形成之缘由。沈文凡《唐宋韵文东亚接受研究综述》对诗、词在东亚日韩的接受与研究及国内学者的唐宋韵文接受史研究、域外汉集接受研究做出了梳理,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另外,代萍萍《愁思万里遇知音: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传播与翻译》将视线投注于西班牙,文章梳理了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的三个阶段,并总结了在异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背景下,易安词在西语世界的传播过程中的得失。
五、词学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作为词学研究的基础,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与会专家对重要词人及其词作的考证与辨析详实而有力,对词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建男《苏轼词编年常见问题》比较了几个不同版本的苏轼词编年、校注之作,重点对其词作之编年问题做出了梳理,并在前人整理的成果上予以辨析、订补。曹辛华《彭孙遹<词藻>等伪书问题新辨》从各方面考察其作伪动机与方式等问题后,认为《词藻》《词坛纪事》等不当为伪书。宋学达《陈洵<海绡说词>的版本问题》针对《海绡说词》版本问题的疑案展开考辨,文章对“丛编本”“钞本”“旧丛编本”几个版本进行了详尽的比对,认为“旧丛编本”与“钞本”互有优劣,而“86丛编”本以“钞本”替换“丛编本”造成了“旧丛编本”的湮没,亦导致最新的《海绡说词》整理延续其误,更在版本问题上误导后学。
童向飞《三从吏选,五试词场——韩元吉早年科举仕进之路》对南宋词人韩元吉早年的科举与仕进经历做出了详尽的考证。齐晓玉、王兆鹏《南宋词人葛立方佚文五篇辑考》则对《葛氏宗谱》所载五篇佚文与相关史实互证,最终证实其为葛立方所作无疑。朱德慈《项莲生年谱新订》在诸家制谱的基础上,参照新近发现的《桂溪项氏族谱》重订年表,弥补了诸谱的缺憾,使项莲生家世探索再进了一步。薛玉坤《梁绍壬行年考》则掇拾相关文献,考定梁绍壬生卒年,弥补了此前记载的空缺。同时,对梁绍壬三滞京师、两游岭海的一生作了详细的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谢建红《谢玉岑24首手书词考释及其特征》考释谢玉岑24首手书词与《玉岑遗稿·词》《谢玉岑集·词》之异同及其特征,为谢玉岑其人其词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上述总结难以道尽会议论文之精妙与研讨切磋之精彩,但是已能见出本届词学会的参会论文所涉领域之宽广、问题探讨之透辟。总体而言,其中既有对词体词史的观照与反思,也有对词人词社的考述与补偏;既有词学批评理论研究的提升与推进,也有词谱词乐材料的发掘与深耕;既有对经典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研究,也有对词学在域外传播交流的探查。彭玉平教授在闭幕式上全面而精彩的学术总结中,即肯定了本届词学研讨会论文之精彩、深刻。同时,彭教授也指出词学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词学研究应注意选题的“犯”与“避”,注重理论与文献的结合、关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秉持客观与理性的精神、遵循逻辑与体系的认知、在自然明晰地表达学术观点的同时注意文字的美感等。
本届词学研讨会的举办具有三大亮点:一是首次采用线上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因疫情无法莅临会议现场的海外学者得以同与会专家交流探讨,做出了一次特殊形势下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的有益尝试。二是参会学者所提交的论文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方法渐趋多元,理论深度也得到了深化。广大学者或调动新思维于传统词学领域继续深耕,或运用新方法对经典词学问题做出新的解读,或开拓新视野将词学研究置于广阔时空中予以系统观照,全面探讨了词学领域的主要问题。三是青年学者充分显示了自身的学术能力与使命担当,在大会主题发言、分组讨论、闭幕式总结发言中均有出彩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青年才俊在前辈学者的教导与引领下,赋予了词学研究以新的活力。数代研究者焚膏继晷,于故纸堆中上下求索而得来的学术成果与精神正如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中国词学研究会年会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06年在南昌滕王阁畔第一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本届研究会不仅为词学研究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更引导并见证着词学研究的发展与突破,对词学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均具有重要影响,其成功举办必将有力促进词学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长远发展。
(吉林大学文学院 郑鑫 李静)
您是第 12199393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