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年学术成果

课题情况

徐正考《两汉出土文献文字研究》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王洪《唐五代声诗曲词发生史》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论著成果

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长春出版社,20097月。

柳春藩:《正说曹操》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月。

张锡坤:《西周雅乐的刚健风貌与刘勰的风骨”——〈文心雕龙风骨〉刚健之溯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24日。

王汝梅:《试解〈金瓶梅〉崇祯本评改者之谜》,《重读经典: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的多重透视(下卷)》,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5月。

武振玉:《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两周金文中的词性和用法》,《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先秦时期的之别》,《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据金文补正〈古代汉语〉的若干注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两周金文中的特殊句型》,《燕赵学术》2009年春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4月版;《两周金文中的词性和用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殷周金文中的运动类动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4期。

徐正考:《菩提留支译经中的言说类词语》(第一作者),《求是学刊》2009年第5期。

王洪:《论唐五代词向北宋词的演变历程——王国维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之论的反思》,《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论秦嘉五言诗〈赠妇诗〉三首为伪作》(第一作者),《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论李白词为词体发生的标志》,《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论易安体的写作视角》(第一作者),《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赵雨:《〈黄庭坚诗集注〉校点句读商榷》,《学术界》20092期(双月刊)。

王昊:《词曲递变”——兼析唐曲暗线说唐宋词乐主体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雅正与尊情:元好问词学思想的内在张力及其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

侯文学:《张衡作品女性形象文化解读》,《山西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

王志:《《左传》士有隶子弟献疑》,《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说一说文人相轻》,《书屋》2009年第7期;《有朋自远方来之非今日朋友——〈论语〉首章阐微》,《博览群书》2009年第6期;王志:《屈原的君臣观》,《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月版。

王树海:《苏轼诗及其禅喜旨趣辨证》(第一作者),《北方论丛》2009715日第4期。

沈文凡:《晚唐诗人李贺的生死观——兼论唐代诗人对生与死的理解与诠释》(第一作者),《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韩白关系略论——以文道观为中心》(第一作者),《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沈文凡:《〈黄鹤楼〉诗的接受——以崔、李竞诗为中心》(第一作者),《燕赵学术》四川辞书出版社,春之卷,2009年出版;沈文凡:《笔写现实墨洒边塞——晚唐于濆诗歌创作简论》(第一作者),《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河东薛氏文学家族传论》(第一作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当代歌行研究综论——兼评〈唐代歌行论〉(第一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