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2010年度学术成果

论著发表:

★郭英德《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下)》,《戏曲研究》2010年第1期。

★郭英德《“中国趣味”与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戏曲艺术》2010年第1期。

★过常宝《秋野深处的召唤——解读李贺《南山田中行》诗》,《文史知识》2010年第1期。

★过常宝《“春秋决狱”汉儒话语权力的构成和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康震《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中华书局2010年1月。

★康震:《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中华书局2010年1月。

★郭英德:《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李真瑜:《南内新词送南朝——南明弘光朝宫廷戏剧》,《紫禁城》2010年 第3期。

★李真瑜、李婧、林婷:《国风中的采诗痕迹》,《安徽文学》2010年第5期。

★陈惠琴:《〈红楼梦〉的时间意识研究——以第一回的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分析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10年 第3期。

★于雪棠:《西汉诏策与帝王的经学师受》,《东疆学刊》2010年第3期。

★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对叙事的控制》,《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2期。

★谢琰:《论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

★郭英德主编:《励耘学刊》2010年第1期,学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郭英德:《论剧作家李渔的文学教育》,《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曲利丽、李山:《论西汉元成之际儒生的政治作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康震:《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文艺研究》2010第4期。

★李小龙注解:《论语全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李小龙:《对联与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寻根》2010年第3期。

★过常宝:《读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词》,《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

★郭英德:《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上)》,《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

★李小龙:《〈红楼梦〉与八言回目地位的确立》,《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6期。

★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康震:《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郭英德:《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过常宝:《论〈尚书〉典谟》,《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陈惠琴:《文学教学与生命教育——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9年9月。

★李小龙:《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读书》2009年第9期。

★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对朝鲜汉文小说的影响》,《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5期。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康震:《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曾巩》,中华书局2010年版。

马东瑶:《“尚馀一恨无人会”——陆游的沈园记忆》,《文史知识》2010年第10期。

李小龙:《文言小说标目对古典小说回目的催生》,《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李小龙:《试论中国古典小说回目与图题之关系》,《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

李芳瑜:《〈史记〉取材与纪传体的形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课题情况:

★李小龙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典小说命名方式与叙事世界建构之关系研究》。

科研奖励: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2009年5月颁奖),获奖人:郭英德、赵仁珪、过常宝、刘宁、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9月颁布通知),带头人:郭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