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2010年度学术成果

课题情况:

★孙逊: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视阈中的东亚汉文小说研究”。

★孙轶旻: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研究(1867-1941)”。

★宋丽娟: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

★李定广:201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诗词乐关系与唐五代词之演进”。

★查清华:2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至17世纪前叶江南城市化与诗文新变”。

★宋莉华:2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孙逊: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视阈中的东亚汉文小说研究”。


论著成果:

★赵维国《三国志通俗演义对朝鲜历史演义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曹旭:《宫体诗的定义与裴子野的审美》,《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徐时仪教授关于《一切经音义》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前沿地位。德国海德堡大学欧亚学术交流中心瓦格纳教授和裴彦士研究员采用徐时仪教授校注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合刊》,将玄应的《众经音义》部分编入汉文典数据库。
论著成果:

★宋丽娟、孙逊《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孙逊《小说服饰:文学符号的民俗文化》,《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孙逊《〈红楼梦〉人物与回目关系之探讨》,《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孙逊、宋丽娟《〈凤凰杂志〉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孙逊《东亚版古典小说:用传统校勘学打造古代白话小说的典范》,《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孙逊《“东亚本”小说序跋与古典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孙逊《江南都市文化:历史生成与当代》,《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

★孙逊《论“三副”之冠红玉》,《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1期。

★孙逊《论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倡善感义〉》,《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

★宋丽娟、孙逊《〈好逑传〉英译本版本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赵真、孙逊《用现代文法处理古代白话小说的有益尝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曹旭《锺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翁敏华《端午节与端午戏》,《中华戏曲》2009年第12期。

★翁敏华《滩簧小戏与东亚滑稽笑剧传统》,《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翁敏华《试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的民间文化品格》,《戏剧艺术》2008年第6期。

★顾鸣塘《从〈浮生六记〉看清中期江南地区文士阶层的夫妻唱和风习》,《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1期。

★顾鸣塘《〈源氏物语〉中的唐锦与〈红楼梦〉中的云锦》,《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3期。

★顾鸣塘另一种功用:再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4期。

★刘耘华《徐光启姻亲脉络中的天主教文人》,《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

★刘耘华《清初宁波文人的西学观:以黄宗羲为中心来考察》,《史林》2009年第2期。

★施晔《晚清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以〈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为中心》,《文艺研究》2009年第4期。

★施晔《时代焦虑与都市憧憬-陆士谔小说的上海书写与想象》,《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施晔《男王后:从历史叙事到文学叙事》,《史学集刊》2009年第4期。

★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詹丹《《论〈红楼梦〉的经典性》,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4期。

★赵维国《〈云斋广录〉作者李献民考略》,《文献》2009年第2期。

★宋莉华《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

★宋莉华《宾为霖与〈天路历程〉的汉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徐宝余《中古文学新变的触发机制》,《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查清华《《〈唐诗品汇〉的美学取向及其诗学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