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纪念文汇

《文学遗产》四十年沿革简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俱兴,伴随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也提上了日程,古典文学研究呈现出一派生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54年,经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以及何其芳、冯雪峰、聂绀弩等人倡议、组织,由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主办,在《光明日报》以周刊的形式创办了一个学术副刊——《文学遗产》,它和当时《光明日报》的《史学》、《哲学》等副刊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开辟的第一批学术园地。195431目,《文学遗产》第一期出版,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运用科学的观点与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我们的文学遗产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指出:容许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并不要求每一篇文章都成为最后的结论。我们希望有些重要的问题,能够在这个刊物上展开活泼的自由论辩。陈翔鹤先生出任第一任主编,创刊的筹备工作由他一人全力承担。

    19569月,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撤消,《文学遗产》改由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陈翔鹤继续担任主编。以后文学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文学遗产》自此隶属学部文学研究所领导,仍以《光明日报》副刊的形式出版。除主编陈翔鹤以外,《文学遗产》最初只有金玲、白鸿两名编辑及秘书曹道衡,后来才增加了张白山、劳洪、卢兴基等人,成立了编辑部。为了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组建了编委会。第一任编委有:陈翔鹤、余冠英、陈友琴(以上文学研究所)、谭丕模、钟敬文(以上北京师大学)、吴组缃、浦江清、季镇淮、游国恩(以上北京大学)等。后来又陆续增朴了林庚(北京大学)、刘盼遂、郭预衡(以上北京师范大学)、王任叔(巴人)、赵其文(以上人民文学出版社)、范宁、吴晓铃(以上文学研究所)等人为编委。

    为了加强与全国各地学者的联系,《文学遗产》在各地重点高等院校中征聘了通讯员,这些人后来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科研的骨干力量,如陈贻(北京大学)、聂石樵、牛仰山(以上北京师范大学)、冯其庸(中国人民大学)、王运熙(复旦大学)、郭维森(南京大学)、袁世硕(山东大学)、宁宗一(南开大学)、黄天骥(中山大学)、胡国瑞(武汉大学)等。通讯员的任务是提供学术信息,推荐论文稿件,反映各地对刊物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遗产》副刊每周日出刊,每期近一万字,由于当时稿件多,而报纸的篇幅有限,一些较长的论文和以资料、考据为主的文章,就另编入《文学遗产增刊》出版。自创刊到1963年,《文学遗产》共发表了近两千篇文章。其中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又辑入《文学遗产选刊》。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讨论,如关于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如何辩证统一地批判和继承文学遗产?”“文学遗产是不是上层建筑?”“新的文学史如何编写?”“关于中间作品的评价及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关于《红楼梦》,关于王维、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关于陶渊明的诗文,关于李贺、李商隐、杜牧的诗歌,关于李煜、李清照、姜夔的词,关于《长恨歌》、《琵琶记》、《胡笳十八拍》的讨论。这些讨论所产生的文章后来大多结集出版,如:《陶渊明讨论集》、《李煜词讨论集》、《胡笳十八拍讨论集》等。

    195431创刊到19636月停止出刊,《文学遗产》副刊共出刊463期。一年后从464期开始,《文学遗产》改由《光明日报》主办,文学研究所不再参与编刊事务,内容也从古典文学研究变为包括中外文学研究的综合性文学研究。

    通过《文学遗产》这块园地,许多研究人才被注意并得到了积极的扶植和鼓励。直至今天,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工作着的骨干力量,大多曾与《文学遗产》有过程度不同的文字交往关系。

    《文学遗产》这样一个在广大读者中享有盛誉,并有着广泛影响的刊物,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被迫停刊。文革十年中,中国的学术园地备受摧残,大批学者蒙受了屈辱和折磨。陈翔鹤先生在1969年春含恨逝世。文革以后,学术再度复兴,经过多方筹备,《文学遗产》于1980年正式复刊(《光明日报》在文革后,应读者强烈要求亦曾一度恢复《文学遗产》副刊,双周出版,1981年出刊,1984年停刊)

    复刊后的《文学遗产》实现了当初创办者的愿望,不再是报纸的副刊,而成为一份定期出版的学术杂志。自1980年夏季起,《文学遗产》以季刊的形式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全国发行。《文学遗产增刊》也同时恢复编辑、出版。编辑部仍由文学研究所领导,余冠英先生出任第二任主编。原先的编辑人员也都回来继续工作,又增加了张展、王学泰等人。重新组建的编委会包括:余冠英、张白山、曹道衡、范宁(以上文学研究所)、陈贻、费振刚(以上北京大学)、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冯其庸(中国人民大学)、程毅中(中华书局)、廖仲安(北京师范学院)等人。通讯员网络也得到恢复。

    《文学遗产》期刊面世以后,以全国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刊物受到瞩目,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界新人通过《文学遗产》被介绍给海内外学术界。

    1985年,徐公持接任主编,编委会也有所增补。为了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增加信息量,刊物于1987年改为双月刊,还增加了论文摘编”、“博士新人谱”、“学者研究”、“雪鸿录”、“海外学术信息等栏目。

    为了加强与各地学者的联系,编辑部除编辑期刊外,还与一些院校联合主办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如:1982年在开封(河南师大)召开的近代文学研讨会1983年在苏州(江苏师范学院)召开的清诗讨论会1985年在成都召开的宋代文学学术研讨会1987年在杭州大学召开的宏观文学研究会1989年在信阳召开的四十年古典文学研究回顾反思研讨会1990年在桂林召开的文学史观研讨会,以及19891991年间召开的一系列古典文学专题研究回顾与反思研讨会、1994年在曲阜召开的儒学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些会议活跃了学术空气,交流了研究方法,提高了文学研究的理论层次,也加强了学者间的联系,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而经费又不断紧缩等各种经济原因,《文学遗产》和其它学术刊物一样面临着财政上的困境,乃至一度濒于停刊,为此不得不在出版、发行方面做了多次改变,先后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理出版事务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文学遗产增刊》十八期等。1992年与江苏古籍出版社签约并合作出版至今。但《文学遗产增刊》终于停止出版。

    四十年来,《文学遗产》得到广大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自首任主编陈翔鹤先生起,本刊编者与作者关系向来十分密切,这已成为传统。四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界的一流专家,几乎都在本刊发表过文章,其中包括郭沫若、茅盾、郑振铎、何其芳、李一氓、郭绍虞、罗根泽、夏承焘、唐圭璋、俞平伯、沈从文、游国恩、陆侃如、冯沅君、冯至、余冠英、吕叔湘、姜亮夫、刘大杰等一批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已成名的古典文学研究权威,他们的支持,使刊物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并始终保持高水准。

    《文学遗产》编辑部自创建初始,即在陈翔鹤同志的领导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文革后也仍能继续保持和发扬。作者的来稿,无论长短、无论是否熟人或熟人推荐的,首先进行严格的登记编号,并随即将编号通知作者,以便查询。每份稿件都要经过责编的仔细审读。不能利用的都有退稿信通知投稿者本人;如通过一审认为有可能利用的稿件,还要送二审阅定,有时提出修改意见,责编即会提供给作者商讨;最后,通过二审的稿子还要由主编三审定夺。有些稿件,还要请编委多次阅定。总之,每一篇刊用的稿件,都倾注了编辑的心血,都是对作者完全负责的。作为《文学遗产》的编辑人员,必须一贯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同时,还须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与专家学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多方收集学术信息和注视学界和学人的动态,加强自身的修养。因此,《文学遗产》在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获得了学者们的信任。

《文学遗产》通过四十年所做的各种工作,对我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刊物。国内学人以能够在《文学遗产》上登载论文为荣,不少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也以在《文学遗产》刊登文章作为考核中青年学者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准以及晋升学术职称的依据。国外学界,更以《文学遗产》作为了解中国大陆古典文学研究现状的主要窗口。总之,由四十年的历史及在当前学术界的地位所决定,《文学遗产》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核心刊物。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事业过去的兴衰荣辱与《文学遗产》联系在一起,今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事业将来的繁荣和发展也将与《文学遗产》这一份刊物的存在密切相关,不可分离。

 

文学遗产历届编委

19543--1957年 周刊(前10期双周刊)

 光明日报副刊(原为周六版,后改为周日版)

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先)   

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后)

  主  编:陈翔鹤(古典文学部副部长)

  编  委:余冠英、陈友琴(文学所)

  吴组缃、游国恩、季镇淮、浦江清(北京大学)

谭丕模、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

    辑:白鸿、金玲、劳洪、张白山、卢兴基、高光启

工作人员:曹道衡(秘书)、王迪若(编务)、王西方

   

1957--1963 周刊  增刊  选刊

  光明日报副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

  主  编:陈翔鹤

  编  委:余冠英、陈友琴、范宁、吴晓铃(文学所)

  吴组缃、季镇淮、游国恩、林庚(北京大学)

  刘盼遂、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

  魏兴南(西南师范大学)

  唐圭璋(南京师范学院)

  朱东润(复旦大学)

  萧涤非(山东大学)

  王季思(中山大学)

  徐调孚(中华书局)

  王任叔(巴人)、赵其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辑:高光启、白鸿、卢兴基、王熙治

工作人员:王则文、王迪若、王西方

     

1980--1981  季刊  中华书局出版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  编:余冠英

  副主编:张白山

  编  委:范宁(常务)、劳洪(常务部主任)、胡念贻、邓绍基、曹道衡(文学所)

  陈贻、费振刚(北京大学)

  廖仲安(北京师范学院)

  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

  程毅中(中华书局)

  冯其庸(人民大学)

  俞琳(中国艺术研究院)

   辑:高光启(部副主任)、卢兴基、白鸿、张展、王学泰、齐天举

工作人员:王芳

  

1982--1985年季刊

  中华书局出版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  编:余冠英

  副主编:劳洪

  编  委:范宁、陈毓罴、胡念贻、邓绍基、曹道衡(文学所)

  陈贻、费振刚、袁行霈(北京大学)

  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

  廖仲安(北京师范学院)

  程毅中(中华书局)

  辑:高光启(部副主任)、卢兴基、白鸿、张展、王学泰、王毅、李伊白

  务:王芳

  

1985--1988年 双月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86-8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  编:徐公持

  副主编:卢兴基(编辑部主任)

  编  委:刘世德、吕薇芬(部副主任)、劳洪、陈毓罴、曹道衡、栾勋

  董乃斌、侯敏泽(文学所)

  陈贻、费振刚、袁行霈(北京大学)

  郭预衡、李修生(北京师范大学)

  廖仲安(北京师范学院)

  裴斐(民族大学)

  程毅中、傅璇琮(中华书局)

  辑:张展、王毅、李伊白、王玮、张奇慧、陶文鹏

  务:王芳

  

1989--1994年 季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891  江苏古籍出版社(92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主  编:徐公持

  副主编:吕薇芬(部副主任)

  委:卢兴基、刘世德、刘扬忠、石昌渝、陈毓罴、连燕堂、施议对、胡明、

陶文鹏(部副主任)、栾勋、侯敏泽、谭家健(文学研究所)

  费振刚、袁行霈(北京大学)

  李修生(北京师范大学)

  裴斐(民族大学)

  程毅中、傅璇琮(中华书局)

  辑:张展、王毅、李伊白、王玮、张奇慧、竺青

编 务:马丽

  

1994--1995  双月刊  江苏古籍出版社(92-)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主  编:徐公持

  副主编:吕薇芬

  委:卢兴基、石昌渝、王飙、刘世德、刘扬忠、陈毓罴、陶文鹏(编辑部主任)、

曹道衡、董乃斌(文学所)

  费振刚、袁行霈(北京大学)

  李修生(北京师范大学)

  裴斐(中央民族大学)

  程毅中、傅璇琮(中华书局)

  高纪言、吴小平(江苏古籍出版社)

  通讯编委:王运熙、王水照(复旦大学)

  宁宗一、罗宗强(南开大学)

  周勋初(南京大学)

  袁世硕(山东大学)

  黄天骥(中山大学)

  霍松林(陕西师范大学)

  张松如(吉林大学)

  曾枣庄(四川大学)

  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辑:王毅、李伊白(副主任)、竺青、刘跃进(兼)

  务:马丽

    

附:《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副刊编委

 1964--l966年(双周刊)

  主  办:《光明日报》文艺部

  主  编:佘冠英(文学所)

  编  委:陈友琴(文学所)

  吴组缃、季镇淮、季羡林、杨周翰(北京大学)

  周珏良、王佐良(北京外语学院)

  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

李希凡(人民日报)

冯其庸(人民大学)

 

1984--1987

不明

  

《文学遗产》通讯员名单:

1954--1963

  牛仰山  聂石樵 李修生(北京师范大学)

  陈贻(北京大学)

  王双启(北京师范学院)

  宁宗一(南开大学)

  郭维森(南京大学)

  王运熙、徐鹏、陆树仑(复旦大学)

  袁世硕、周来祥(山东大学)

  郑孟彤、黄天骥(中山大学)

胡国瑞、苏者聪(武汉大学)

苏鸿昌(西南师范学院)

  王启兴(西北大学)

  杜维沫、戴鸿森(人民文学出版社)

  赵诚(中华书局)

  朱金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曹济平(南京师范学院)

  牟世金(山东大学)

马兴荣(华东师范大学)

许可(河北北京师院)

 

1980--1985

  周先慎(北京大学)

  吴万刚(北京师范大学)

  成复旺(人民大学)

  马啸风(北京师范学院)

  宁宗一(南开大学)

  吴云(天津师范大学)

  李令媛([保定]河北大学)

  林方直(内蒙古大学)

  朱眉叔(辽宁大学)

  王士博(吉林大学)

  许玉琢(吉林师范大学)

  刘敬圻(黑龙江大学)

  张碧波(哈尔滨师范大学)

  冯菊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树仑(复旦大学)

  黄霖(复旦大学)

  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

  屈兴国(南京大学)

  谈凤梁(南京师范大学)

  臧启华(山东大学)

  李茂肃(山东师范大学)

  李汉秋(安徽大学)

  武显漳(云南大学)

  徐凌云(安庆师范学院)

  封桂荣(扬州师范学院)

  吴企明(江苏师范学院)

  徐金凤(福建师范大学)

  陆  坚(杭州大学)

  吴大逵(江西大学)

  俞绍初(郑州大学)

  王宗堂(河南师范大学)

  苏者聪(武汉大学)

  周寅宾(湖南师范学院)

  金涛(广西大学)

  黄立业(广西师范学院)

  王景霓(暨南大学)

  郭精锐(中山大学)

  赵俊(西北大学)

  何世华(陕西师范大学)

  王福成(甘肃师范大学)

  李伯勋(兰州大学)

  李增林(宁夏大学)

  郝延霖(新疆大学)

  邱俊鹏(四川大学)

  段启明(西南师范学院)

  张式铭(湘潭大学)

(以上名单均凭记忆整理,误入与遗漏或有不免,谨请了解者来函指正,并热忱欢迎提供各种资料。谢谢!)



选自:《〈文学遗产〉纪念文集——创刊四十周年暨复刊十五周年(1954-1963,1980-199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8月版


前主编余冠英先生(中)与国家古籍小组组长匡亚明先生(右)和新闻出版社署刘杲副署长交谈。

1995年夏,本刊编辑探访苏州大学钱仲联先生。

徐公持主编拜访钟敬文先生。

1995年初,编辑部邀同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学者与荷兰莱顿大学伊维德教授座谈。

1992年编委会。

1994年编委会。



1995年秋,在北京大学与北大中文系和北师大中文系的学者座谈,左起:张健、刘勇强、郭英德、
过常宝、竺青。



1994年末,编辑部赴天津与南开大学中文系学者座谈。左起:郝世峰、李剑国、罗宗强、徐公持、
鲁德才、吕薇芬。

1995年末,《文学遗产》的新老编辑欢聚一堂。前左起:卢兴基、张展、张白山、劳洪、高光起、
白鸿。后左起:董乃斌(副所长)、徐公持、吕薇芬、王毅、张炯(所长)、王学泰、
包明德(副所长)、陶文鹏、李伊白。

编辑部最老的编辑。左起:白鸿、高光起、张白山、劳洪、卢兴基。

本刊负责人看望病中的编委裴斐先生。

文学研究所的创始人,第一任所长何其芳同志(1912-1977)。同时,《文学遗产》杂志也是在他的领导和支持下创办和发展的。

《文学遗产》杂志的创办人陈翔鹤同志。他为《文学遗产》花费了全部心血,为编辑工作制订了一整套工作程序和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者。

余冠英先生。1980年《文学遗产》复刊后出任主编至1985年。1995年春天编辑部同志去看望他并向他汇报筹办这次纪念活动的情况,他为本刊题了词,数月后即病逝,成为绝笔。

(198512月,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召开纪念复刊五周年招待会。前左起:范宁、张毕来、关德栋、吴伯箫、杨明照、余冠英、许觉民、张白山、顾学颉、陈友琴、吴调公、周绍良。后左起:程毅中、***
劳洪、章正续、
***、陈贻焮、刘国盈、曹道衡、邓绍基、吴文治、***、陈邦炎、***、侯敏泽、
傅璇琮、费振刚、陈毓罴、高光起、王学泰、乔象钟、冀勤、许可、吴泰昌、卢兴基、
***、张展、***、俞琳、***、刘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