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目录及提要(0·0·0)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陈才智:韩愈、白居易《与陈给事书》考辨 &n......陈才智(0·0·0)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明太祖反“胡俗”及其与明初戏曲发展之关系彭秋溪(0·0·0)
- 内容提要:出于建立新政权、重建礼乐体系的需要,反“胡俗”被明太祖朱元璋及其核心政权集团多次重申。全国基本统一后,太祖更是通过诏、诰、谕、敕、书、榜文等文书,力图将此文教战略贯彻到各级军政系统,以及社会生活中,以
- 关键词:明太祖反胡俗明初戏曲教化功用
- 略谈政治、经济对汉代文艺思想的影响郜同麟(0·0·0)
- 内容提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卷,第8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
- 关键词:
- 宋词“自述本事”的演进与词史意义宋学达(0·0·0)
- 内容提要:宋词的传播方式中,本事传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在宋代词本事文献中,有一部分是由词作者本人书写的。这种作者“自述本事”的现象,使得作者本人也参与到词作的传播之中,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作者的“自述本事”
- 关键词:宋词传播词本事自述
- 《文学遗产》2017年第3期目录及提要宋学达(0·0·0)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晚近词籍校勘学演进谫论杨传庆(0·0·0)
- 内容提要:晚近时期,校刻词籍可称词学主流。经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吴昌绶等杰出学人的黾勉从事,词籍校勘学正式奠立,并迅速走向成熟。就其演进而言,王、况校词仍以搜佚补遗为目的,刻而乏校;王、朱、郑精校梦窗词时,
- 关键词:晚近 词籍校勘学 晚清四大家 吴昌绶
- 论宋代笔记对词学理论批评的建构论——以对李煜、柳永、苏轼的评价为中心丁放(0·0·0)
- 内容提要:宋代笔记中蕴藏着丰富的词学资料,其中,对唐宋以来三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词人李煜、柳永、苏轼,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宋人笔记将李煜词分为亡国前与亡国后两个时期,同情其长于创作短于治国的不幸身世,赞扬其“亡
- 关键词:李煜 柳永 苏轼 宋代笔记
- 桐城派的“义法”实践与古文删改张知强(0·0·0)
- 内容提要:桐城派有众多评点本、选本存世。除评论古文得失外,多有对前人古文的删改。删改对象主要是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删改的依据是“义法”,主要从“言有序”与“雅洁”两方面展开;使用的方式有删除、改字、增添、移动字句
- 关键词:桐城派评点古文删改欧阳修
- 论严复的古文旨趣周游(0·0·0)
- 内容提要:严复是中国以古文翻译西籍的第一人,在中国的思想界影响巨大。因为曾得到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纶的赏识,所以自民国以来,他的古文就常常被归入桐城派中,而这一判断是不准确的。通过细读严复对《古文辞类纂》所作的大
- 关键词:严复古文《古文辞类纂》桐城派
- 体用离合之间:清末时期小说类群的建构体用徐大军(0·0·0)
- 内容提要: 清末时期的小说类群建构,是“小说”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它包含了社会地位、文学地位、知识系统地位三个层面的内容,经历了成员的剥离—纳新—再剥离三个阶段,其间扭结着社会变革、文学改
- 关键词:关键词小说类群小说文体曲本小说小说立部
- 《文学遗产》2016第4期目录及提要纪念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徐大军(0·0·0)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徐大军(0·0·0)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学术信息:“辞赋与中国文化暨纪念马积高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学术信息:“辞赋与中国文化暨纪念马积高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5·6·4)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金初辽宋诗人易代心理之异及对金末诗人的影响狄宝心  (2015·6·1)
- 内容提要:金初辽宋文化圈诗人的易代心理不同:宋人视金为异族,或严守夷夏之防,或用夏变夷;辽人则视金为汉,态度亲近。宋人热爱故国,眷恋故君;辽人则对故国故君毫不牵挂,冷寞无情。宋人多看重个人气节,或与金人断绝往来
- 关键词:金初辽宋 易代心理 金末诗人
- 乔玉钰:性别语境下的家国书写——明清之际女遗民创作的精神特质论析乔玉钰(2015·6·6)
- 内容提要:明清之际特殊的历史情境,造就了一批具有遗民意识的女性作家,她们身历鼎革,以文学创作展现时代变迁与个人情怀。女性遗民之概念界定标准与男性有所不同,类型也更为丰富。其家国书写中独特的精神内质,可以从私情呈
- 关键词:明清之际 女遗民 家国书写 性别语境
- 徐学谟文学思想平议王晴璐(2015·6·4)
- 内容提要:明代中后期嘉定文人曾在公安派之前激烈地批判拟古剽窃,而其中具有先驱性质的代表人物当属徐学谟。徐学谟的文学思想具有宗经崇古却又反对拟古的特点,别具一格,因此很难划入现有的明代文学流派中。受其影响较大的并
- 关键词:徐学谟 文学思想 反拟古 历史贡献
- 南宋词臣“文统”观探析——以周必大书序文为线索许浩然(2015·6·3)
- 内容提要:南宋著名词臣周必大《初寮先生前后集序》将有宋一代文运的演变、皇权的传承以及词臣的统序并置一篇之内,提出词臣的“文统”,与当时理学的“道统”理念针锋相对。以该序作为线索,通过对苏轼及其门人、王安中、汪藻
- 关键词:词臣 “文统” 理学
- 也谈坊市制及宋初词坛沉寂原因符继成  (2015·4·2)
- 内容提要:坊市制在北宋之前已遭严重破坏,开封从后周开始就不存在规整的坊市设置,不再是旧的城市格局。宋初统治者虽曾尝试恢复坊市制,但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从唐五代词的创作和传播情况来看,坊市制的
- 关键词:坊市制 宋初 词坛 传播
- 韩愈《画记》与画记文体源流符继成  (2015·6·5)
- 内容提要:韩愈《画记》是对六朝画记的改造,其对画作“不遗毫发”的记录,源于对绘画著录的借鉴。在宋人的称誉与仿效中,《画记》由篇名滋演为体名。其源于绘画目录学的著录特色,使其符合“记”之本义,成为“记之正体”,从
- 关键词:韩愈 《画记》 目录学 因文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