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谭献《复堂日记》的编选、删改与文本重塑吴钦根(2020·10·2)
  • 内容提要:谭献《复堂日记》在流传过程中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经谭献亲手编定刊行的八卷刻本,一种则是被刻本长期遮蔽的原始稿本,二者在性质上分别归属于子部和史部。在由史部跨越到子部的过程中,谭献对原始稿本做了一系列的
  • 关键词:《复堂日记》编选删改文本重塑
  • “门存唱和”与清末诗学地域性的初步消解谢文韬(2020·10·2)
  • 内容提要:清末出现在南方诗坛的“门存唱和”,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波及地域广,湖湘诗派和桐城诗派的诗人都卷入其中,但活动主导权一直把持在看似势单力薄的同光宋诗派领袖陈三立手中,这是地域性相对较弱的同光宋诗派对
  • 关键词:门存唱和地缘诗学陈三立
  • 论晚清民国李商隐集句诗的隐微书写与褶皱潘静如(2020·10·2)
  • 内容提要:晚清民国时期诞生了大量的李商隐集句诗。这与大变局下朝事的纷纭、宫禁秘事的诡谲及士人的凄惘密切相关。受惠于李商隐诗本身的“诡秘”,部分李商隐集句诗成为了规避政治风险的“隐微书写”,从而使哀艳凄迷的宫廷意
  • 关键词:李商隐集句诗隐微书写宫廷
  • 七十年来变文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涌泉(2020·10·3)
  • 内容提要:变文是我国失传已久的一种通俗文学体裁,自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被发现以来,就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对整个变文研究的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侧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年的变文定名、分
  • 关键词:变文 研究七十年 敦煌文献
  • 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 ——兼及“非主流文学”研究的......李昌集(2020·10·3)
  • 内容提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七十年来的散曲研究,在几代人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性完成了散曲学的总体建构。总结和反思既有成果与不足,探讨当代散曲研究的走向和深化的路径,把握散曲的“非主流文学”属性,在与主流文学
  • 关键词:散曲研究非主流文学歌辞总体观念雅俗兼融散曲史书写
  • 汉赋文本的辩学精神刘成敏(2020·10·3)
  • 内容提要:具有谈辩意味的汉赋文本,“言”以“辩”立,树义崇德。辩答者表面上显露“无辩”与“不得已辩”之意态,实则赋辩彰著“君子必辩”的精神。赋“辩”言“志”,通过摹略万物、论比群言的方式衍“辞”,自觉塑形赋“体
  • 关键词:汉赋谈辩辩学精神
  • 东汉明章时代礼乐秩序的重建及其文学呈现蔡丹君(2020·10·3)
  • 内容提要:从光武帝、明帝到章帝,东汉统治者主导了一场绵延数代的礼乐改革。这场改革深受谶纬思想影响,其目的是重建礼乐秩序。在此过程中,东汉儒者采用“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的办法制作新的汉礼。于是,在《五
  • 关键词:东汉谶纬礼乐班固
  • 唐人别集国家庋藏制度及相关文学问题吴夏平(2020·10·3)
  • 内容提要:唐代重视文人别集征藏,形成国家庋藏制度。《旧志》存录初唐文人别集一百零九种,笔者所考盛唐以后文集十余种,是不同时期国家征藏当朝文集的明证。由此产生的文学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征藏,一些文集被先后多次编纂
  • 关键词:唐人别集国家庋藏制度文集版本别集序文
  • 唐人诗体编次观与自编文集之关系项鸿强(2020·10·3)
  • 内容提要:别集编撰不仅体现编者的编次观念,更涉及文体命名、文体分类,以及文体排序,蕴含丰富的文体信息。通过唐写本与传世本的比对,可知部分传世唐人别集仍然保存了唐本旧貌。初盛唐别集中以类编次是较为常见的诗歌编集方
  • 关键词:别集元白以体编次古律分流
  • 宋初“舞亭”碑刻的发现及其戏剧史价值延保全(2020·10·3)
  • 内容提要:山西省阳城县马寨村成汤庙发现的《敕存汤王行庙之记》,刊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该碑对研究北宋汤王庙宇的神灵崇拜、庙貌布局及演艺活动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碑记赞辞中“南楼化废,龟头舞亭”的描述
  • 关键词:北宋舞亭汤王庙演艺活动
  • 《近代诗钞》的编选及续补窦瑞敏(2020·10·5)
  • 内容提要:基于留存师友文字的初衷,陈衍编选了《石遗室师友诗录》。经李拔可建议,在此基础上增益成《近代诗钞》。民国十二年(1923),商务印书馆出版《近代诗钞》,二十四册,不分卷。《石遗室诗话》中所录的诗作,多数都选
  • 关键词:《石遗室师友诗录》《石遗室诗话》《近代诗钞》续补
  • 叠加的影像叠加的影像——从宾头卢看玄奘在“西游”世界的变身胡胜(2020·10·5)
  • 内容提要:在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之前,“西游”故事经历了漫长的累积过程,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皆在变动之中。除《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等为大家所熟悉的文本而外,成书于宋元间的泉州傀儡戏《三藏
  • 关键词:《三藏取经》 玄奘 宾头卢 谪世模式
  • “义激猴王”的校勘、义理与小说史语境李小龙(2020·10·5)
  • 内容提要:《西游记》中“猪八戒义激猴王”的回目是清人的擅改;明代版本正文均作“义释”,但仍为校刊者的修改。据明本目录及插图图题可确定其原文当作“义识”。此处字句的不同其实指向的是《西游记》校刊者对情节意义呈现的
  • 关键词:《西游记》 义释 义激 义识 《三国志演义》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