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系统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尤袤本《文选》刊刻过程考王玮(2020·10·1)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罗汉与梵志罗汉与梵志——关于《冷斋夜话》“罗汉失队”的解读与校勘周裕锴(2020·10·1)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中国古籍总目》词籍类斠议张仲谋(2020·10·1)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八景的文本策略与权力关系张德建(2020·10·2)
- 内容提要:八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自北宋宋迪作《潇湘八景图》始,风行天下,历久弥盛。八景以叙事为中心,形成了图、诗、文三体合作的艺术形式。围绕着对八景的塑造,士人、国家、地方分别与八景建构出不同的权力关系,在
- 关键词:八景文本策略权力关系审美固化
- 宋代文人与墨宋代文人与墨钱建状(2020·10·2)
- 内容提要:宋代文人对于墨的把玩,是一种深入过程、体验趣味的生活艺术。这种嵌入式的艺术活动,消解了人与物的距离,增加了人对物的亲和感。宋人以墨为题的各体文学,真切地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审美体验与生活趣味。以买墨、用
- 关键词:宋代文人墨清玩雅俗之辨
- 梅尧臣、苏舜钦边塞诗的角色想象与诗史意义王启玮(2020·10·2)
- 内容提要:宋仁宗朝宋夏战争激起边塞诗的写作热潮。梅尧臣、苏舜钦尤具参与感,各以“通儒—幕僚”“烈士—武将”两类虚构的“文化人格—政治角色”为中心将边塞诗汇成风格独特的文本系统。梅注《孙子》,欲入边幕,其边塞诗因
- 关键词:宋夏战争梅尧臣苏舜钦边塞诗
- 古今学记第一古今学记——试论李觏《袁州学记》的经典化过程倪春军(2020·10·2)
- 内容提要:北宋至和元年由祖无择发起的袁州文学集会,不仅使《袁州学记》的创作融入了作者的心态和主人的境遇,而且促成了“三绝碑”的艺术合作,这为其日后成为经典创造了文本条件。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馆阁以《袁州学记》为天
- 关键词:李觏《袁州学记》创作传播经典化
- 从贵族仪轨到布衣文本从贵族仪轨到布衣文本——晚周《诗》学功能演变考论程苏东(2020·10·2)
- 内容提要:作为宗周礼乐文明的载体之一,《诗》在产生初期即兼有两种功能:既是助成礼典的重要仪轨,也是承载周人德教理想的文本经典。它以歌、诵、赋、引等多种形式出现于各种公私场合,是周室贵族的公共知识资源。随着宗法制
- 关键词:《诗经》贵族士人晚周
- 以书论为文论以书论为文论——《文心雕龙·练字》“单复”概念与六朝书论及......黄伟豪(2020·10·2)
- 内容提要:“单复”在《文心雕龙·练字》中是一种将汉字构造特点与文学创作、批评鉴赏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概念。“单复”与“瘠字”“肥字”概念之提出,不仅是《文心雕龙》颇为特别的文学批评概念,而且在刘勰以前或以后的六朝文
- 关键词:《文心雕龙》单复肥瘠南朝书论
- 《杜工部草堂诗笺》注文的来源、改写与冒认曾祥波(2020·10·2)
-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作为最著名、被后世利用最多的杜集宋注本之一,存在通行本编次淆乱、注文归属不明两大隐患。在找到并补全五十卷系统宋本、解决编次问题之后,可以用现存全部杜集宋注本为依据,逐一
- 关键词:《杜工部草堂诗笺》注家注文改写《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 清代学政的试牍选本与科举文风黄政(2020·10·2)
- 内容提要:学政试牍是清代典型的官颁科举选本。其编选活动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普遍性,主要受到岁科考卷解部磨勘的制度因素驱动,与月课制度紧密相关,并受到书籍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学政试牍既从传统的地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又助
- 关键词:学政试牍选本科举磨勘考据学
- 晚清“危言体”散文的文学史审辨杨旭辉(2020·10·2)
-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以汤寿潜《危言》问世为标志,晚清“危言体”政论散文一时蔚然兴起。这是中国古代散文经世致用传统的强势回归。它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之后思想界、文学界掀起“自改革”运动风潮的必然结果。“危
- 关键词:“危言体”散文经世传统汤寿潜郑观应邵作舟
- 谭献《复堂日记》的编选、删改与文本重塑吴钦根(2020·10·2)
- 内容提要:谭献《复堂日记》在流传过程中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经谭献亲手编定刊行的八卷刻本,一种则是被刻本长期遮蔽的原始稿本,二者在性质上分别归属于子部和史部。在由史部跨越到子部的过程中,谭献对原始稿本做了一系列的
- 关键词:《复堂日记》编选删改文本重塑
- 从《民报》到《甲寅》从《民报》到《甲寅》——政论报刊与清末民初政论文体......杨波(2020·10·2)
- 内容提要:《民报》《甲寅》前后相继,双峰并起,是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影响极大的政论刊物,与时代思潮的兴衰涨落几乎同步。从梁启超的新文体,到章太炎、刘师培倡言革命而又不失文学美感的政论文,胡汉民、汪精卫等人趋于理
- 关键词:《民报》《甲寅》清末民初政论文
- 晚清诗界文学经世的“外援”与“内求”——以陈衍、王闿运的诗学分歧为基点贺国强(2020·10·2)
- 内容提要:晚清陈衍与王闿运分别代表同光体和湖湘派,两人之间有过激烈的诗学论争,在诗人主体的“才”“学”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陈衍、王闿运隐约地将中国古典诗歌分为“古之诗”与“今之诗”这两种不同的范式,各自
- 关键词:晚清文学经世陈衍王闿运
- “门存唱和”与清末诗学地域性的初步消解谢文韬(2020·10·2)
- 内容提要:清末出现在南方诗坛的“门存唱和”,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波及地域广,湖湘诗派和桐城诗派的诗人都卷入其中,但活动主导权一直把持在看似势单力薄的同光宋诗派领袖陈三立手中,这是地域性相对较弱的同光宋诗派对
- 关键词:门存唱和地缘诗学陈三立
- 论晚清民国李商隐集句诗的隐微书写与褶皱潘静如(2020·10·2)
- 内容提要:晚清民国时期诞生了大量的李商隐集句诗。这与大变局下朝事的纷纭、宫禁秘事的诡谲及士人的凄惘密切相关。受惠于李商隐诗本身的“诡秘”,部分李商隐集句诗成为了规避政治风险的“隐微书写”,从而使哀艳凄迷的宫廷意
- 关键词:李商隐集句诗隐微书写宫廷
- 《左传》君子曰“毛诗传、郑笺之文”辨正罗军凤(2020·10·2)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正仓院藏《王勃诗序》与诗序文体的独立性正胡凌燕(2020·10·2)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
- 《中国女报》秋瑾佚文佚诗考论胡全章(2020·10·2)
- 内容提要: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