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全文检索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 七十年来变文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涌泉(2020·10·3)
  • 内容提要:变文是我国失传已久的一种通俗文学体裁,自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被发现以来,就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对整个变文研究的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侧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年的变文定名、分
  • 关键词:变文 研究七十年 敦煌文献
  • 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 ——兼及“非主流文学”研究的......李昌集(2020·10·3)
  • 内容提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七十年来的散曲研究,在几代人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性完成了散曲学的总体建构。总结和反思既有成果与不足,探讨当代散曲研究的走向和深化的路径,把握散曲的“非主流文学”属性,在与主流文学
  • 关键词:散曲研究非主流文学歌辞总体观念雅俗兼融散曲史书写
  • 汉赋文本的辩学精神刘成敏(2020·10·3)
  • 内容提要:具有谈辩意味的汉赋文本,“言”以“辩”立,树义崇德。辩答者表面上显露“无辩”与“不得已辩”之意态,实则赋辩彰著“君子必辩”的精神。赋“辩”言“志”,通过摹略万物、论比群言的方式衍“辞”,自觉塑形赋“体
  • 关键词:汉赋谈辩辩学精神
  • 东汉明章时代礼乐秩序的重建及其文学呈现蔡丹君(2020·10·3)
  • 内容提要:从光武帝、明帝到章帝,东汉统治者主导了一场绵延数代的礼乐改革。这场改革深受谶纬思想影响,其目的是重建礼乐秩序。在此过程中,东汉儒者采用“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的办法制作新的汉礼。于是,在《五
  • 关键词:东汉谶纬礼乐班固
  • 唐人别集国家庋藏制度及相关文学问题吴夏平(2020·10·3)
  • 内容提要:唐代重视文人别集征藏,形成国家庋藏制度。《旧志》存录初唐文人别集一百零九种,笔者所考盛唐以后文集十余种,是不同时期国家征藏当朝文集的明证。由此产生的文学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征藏,一些文集被先后多次编纂
  • 关键词:唐人别集国家庋藏制度文集版本别集序文
  • 唐人诗体编次观与自编文集之关系项鸿强(2020·10·3)
  • 内容提要:别集编撰不仅体现编者的编次观念,更涉及文体命名、文体分类,以及文体排序,蕴含丰富的文体信息。通过唐写本与传世本的比对,可知部分传世唐人别集仍然保存了唐本旧貌。初盛唐别集中以类编次是较为常见的诗歌编集方
  • 关键词:别集元白以体编次古律分流
  • 宋初“舞亭”碑刻的发现及其戏剧史价值延保全(2020·10·3)
  • 内容提要:山西省阳城县马寨村成汤庙发现的《敕存汤王行庙之记》,刊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该碑对研究北宋汤王庙宇的神灵崇拜、庙貌布局及演艺活动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碑记赞辞中“南楼化废,龟头舞亭”的描述
  • 关键词:北宋舞亭汤王庙演艺活动
  • “现代性”与“科学帝国主义”初体验——论近代早期的火轮船诗 ......潘静如(2021·11·2)
  •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蛮横开启。火轮船由此进入晚清士人的视野。其出现、引进、风行与技术革新影响了咸同光三朝诗歌生产的策略与形态,是近代早期文学史上的典型案例。晚清士人借由古老的
  • 关键词:现代性 科学帝国主义 近代早期 火轮船
  • 唯物史观与郭沫若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李斌(2021·11·3)
  • 内容提要:郭沫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广泛研究了甲骨文、金文、《诗经》、《楚辞》、先秦诸子、魏晋文学、唐诗、清代诗话和弹词,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他重视文献考证,通过学科融合,灵活运用“以诗证史”“关键词考察”“以医
  • 关键词:郭沫若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唯物史观
  • 郑振铎与文学遗产的整理研究工作陈福康(2021·11·3)
  • 内容提要:科学地继承、整理、研究中国文学遗产的工作,以1920年《文学研究会会章》开宗明义首次提出“整理中国旧文学”为开端,进行至今已逾百年。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学术骨干上为此后百年中国文学遗产整理研究事业准备了基本
  • 关键词:郑振铎 文学遗产 百年
  • 汉代前期文艺思想转型的实践与动因——以从“敦朴”到“巨丽”的转化为例杨允(2021·11·3)
  • 内容提要:汉代前期的文艺思想经历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阶段。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探索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形成与转变的动因,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的规律。汉代前期文艺思想的建构与转型是外部动力与内在机理共同作
  • 关键词: 汉代文艺思想 唯物史观 审美理念 “质文代胜”
  • 关于鲁迅文学起源理论的再认识——从“杭育杭育派”说起徐公持(2021·11·3)
  • 内容提要:鲁迅曾提出文学的“劳动起源论”,具体则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杭育杭育派”之说。然而披览鲁迅著作,他在前后各个时期各种场合提出的文学起源说法颇多,“劳动”说之外,尚有“天然”说、“自达”说、“神话”说、“休
  • 关键词: 鲁迅 文学起源理论 “杭育杭育派” “天然”说 “自达”说
  • 白居易五律中的句式新变 谢思炜(2021·11·3)
  • 内容提要: 通过调查白居易五律在句式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化,可从句式切分、分句关系等方面将白诗的句式新变析分为一四式、四一式、三二式和后三字两分结构四种类型。从杜甫到白居易,五律句式处在丰富发展的过程中,白居易对此
  • 关键词: 五律 对偶句 杜甫 白居易
  • 两宋川浙禅宗文学区域互动略说——以“川僧藞苴”“浙僧潇洒”为中心 ......李小荣(2021·11·3)
  • 内容提要:在两宋禅宗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即川僧南询。尤其是南宋,入浙川僧享有最重要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乃至形成“川僧藞苴”和“浙僧潇洒”的并尊局势。但从禅宗文学地理的区域互动而言,川僧“藞苴”主要
  • 关键词: 两宋 川僧藞苴 浙僧潇洒 禅宗文学 区域互动
  • 从别调到主流——骈文“用成语”观念在宋代的成立 陶熠(2021·11·3)
  • 内容提要:“用成语”是宋代骈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指的是将前代经典中的成句摘出,并与另一成句形成偶对的骈文技法。这种技法在唐代仅是偶一为之的别调,经过北宋前期的写作实践,在徽宗朝形成了风潮。由于使用经典成语偶对既能
  • 关键词: 用成语 宋四六 王安中 《诚斋诗话》
  • 论画像记赵宏祥(2021·11·3)
  • 内容提要:古代肖像画不仅呈现人物容貌,同时也具有身份意义。画像记一体依托肖像画,源自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的文体创造。宋人画像记的写作立场以公共纪念为主,其文体形态在趋向稳定的同时,也向着实用性的方向演变。明清
  • 关键词: 画像记 肖像画 祖宗像 《王彦章画像记》
  • “游词”的生存与清词的演进 曹明升(2021·11·3)
  • 内容提要:金应珪首先提出“游词”的概念,并将缺少性情作为其根本标志。谢章铤等人又将“性情”压缩为诗教范畴内的“寄托”,此时的游词成为了“寄托”理论的反面典型。常州词派所批判的清代游词肇兴于朱彝尊,他在特定的历史
  • 关键词: 游词 清词 创新 传统 代际对话
  • 从“高史”并称到“姜史”并称——论雍乾词坛的层级式宗尚李小雨(2021·11·3)
  • 内容提要: 姜夔、史达祖与高观国是南宋杰出词人,在宋末的词评语境中,“高史”“姜史”等并称已逐渐形成。清代雍乾时期,词评中更多采用了“姜史”“姜张”等并称表述,而有意无意地忽视“高史”并称,这透露出雍乾词坛“升
  • 关键词: 雍乾词坛 浙西词派 宗尚 层级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